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博览群书爱看书报的我(1) (2 / 4)
我记得,庞为雪校长在刚一到学校上任以后,便严格执行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
一方面,切实加强对教师的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在带领教师进行思想改造的同时,还积极在同学中组织开展人人读“好书”,个个创“三好”的活动。
庞为雪校长
我这个从小便一贯喜爱看课外书的人,不但积极响应带头参加当年学校所开展的读“好书”活动。并且,每天还严格地要求自己,一定要完成阅看课外书至少在二十页以上。
另外,加上当时母亲正好兼管理图书室工作之便。于是,我千方百计地在学好课内功课的前提下,充分地利用每年的寒、暑假和节假日的空闲时间,大量阅读了不少当年出版的许多古今中外名著。
现在回忆起来,在下面所列举的这些书目,都是当年我所阅读过的古今中外的名著。如,前苏联不少著名的长篇小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青年近卫军》、《金星英雄》、《静静的顿河》、《普通一兵》、《勇敢》、《走向新岸》、《远离莫斯科的地方》、《牛虻》、《日日夜夜》、《被开垦的xx地》、《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易伯河上的春天》、《我的大学》、《母亲》、《死灵魂》、《战争与和平》、《收获》……
其中,在上面所列举其中的一些作品,还是当年曾经是获得过斯大林文学奖金的著名作品呢。
那时候,许多同学都总是说,苏联小说中的人名大长,不好记。于是,便常常产生一种厌读的情绪。有的,甚至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也是半途而废,坚持不下去。
但是,我总觉得,只要记住了书中的主要人物的‘爱称’或‘简称’就够了。其他‘全称’记不记都不重要嘛。
现在,回忆起当年我曾阅读过的中国近代和现代的著名的文学作品,其中主要的便有:
《在田野上,前进!》(秦兆阳著)、《太阳照在桑乾河上》(丁玲著)、《暴风骤雨》(周立波著)、《青春之歌》(杨沫著)、《三里湾》、《李有才板话》(赵树理著)、《三千里江山》(魏巍著)、《把一切献给党》(吴运铎著)、《可爱的中国》(方志敏著)、巴金的三部曲《家》、《春》、《秋》及鲁迅、茅盾的著名代表作等等。
由于阅读了以上的这些优秀文学作品以后,对自己一生的成长和影响来说,都有不可估量的帮助和影响。
一方面,它帮助了我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另一方面,还对自已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也取得了空前的提高。现在,我细心地回忆起来,可真正算得上是受益匪浅呀。
我记得,到了1956年秋季学期时,我一有空,就经常喜欢到刚刚调入凤山初中的一个年轻,且又朝气蓬勃的语文老师陈宗实的房间里去。当大家在一起时,就会高兴地聊起和倾谈那些双方都颇感兴趣的问题来。
因为,陈老师他一向就是一个平易近人,又善于和年轻人接近勾通的人。同时,又是一位十分喜爱阅读文学作品,且知识渊博、爱好广泛的一位初中语文老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