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六千,多写了一些,来晚了) (4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章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六千,多写了一些,来晚了) (4 / 8)
        为何?

        很简单,因为不论哪个时代,总有对朝廷不满的人,总有异见份子。

        这些流言之所以在萧扈投敌之事爆发出来之后,立马就甚嚣尘上,更因为这燕京城本就是汉人聚居之地,这城内有几十万汉人,汉人多了,不免就有一部分心向故国的人。

        不过真要认真说,宋也并非燕云汉人的故国,还没有宋朝的时候,燕云就是辽国的地盘了。还是同一个民族,终究还是会有凝聚力,天生的血缘,哪怕过了一百多年,依旧还有一些割舍不断。

        至少在对待战争的胜负上,燕云的汉人与其他民族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哪怕是对于那些对宋并没有多少感情的汉人来说,辽国胜了,他们自然高兴,生活继续。

        但是辽国败了,这些对宋并没有多少感情的汉人,其实也并不会十分担心,因为他们都相信,自己的同胞打胜了,进了燕京城,应该也不会对本地汉人做出什么过分的举动,日子应该依旧还能继续过下去。

        但也有一部分汉人会与契丹人站在一起,比如那些吃朝廷饭而家大业大的,又或者本身就在朝廷当官的家族,还有靠着官府朝廷吃饭吃得还不错的汉人。

        这里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燕京城外有良田万顷的韩才清韩老爷子,他在知道宋军要兵临城下的第一时刻,就带着家中的几百心腹进城了,甚至给家中这些人都发了兵器,大概是要与城池共存亡的态度。

        类似韩才清这种人,还不少。燕京城内,越是混得好的汉人,就越会与辽人一条心,这是毋庸置疑的。越是底层的汉人,自然态度越暧昧一些。但是其中又还有一道关系,在城市里,往往底层的人都是依靠着上层的人生活的,也就是说上层的人会对下层的人有一定的控制力。

        就如流言可以满城风雨,却并没有几个汉人真的会想着要拿命去里应外合迎接宋军入城。

        以上大概就是燕云汉人对于辽宋两国态度的一个整体写照了。

        而城外的甘奇,正在紧皱眉头思虑着,他还在纠结于怎么解决眼前的困境。再等天一亮,这城到底是攻还是不攻?

        这也是个大问题,因为甘奇麾下人手不多,能用在城墙上消耗的士卒不多。

        攻城,对于甘奇而言好像就是赌博一样,有可能胜,也有可能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