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第八章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6.第八章 (4 / 5)
        她,认真看书的时刻真美丽!!

        她,装傻的样儿真可爱!!!

        他能给她什么?他能让她需要他吗?目前不能!可是不能就这样算了,他要创造条件。从哪里入手呢?

        她唯一想要却办不到的,一定是回城吧!杨铁峰私下看过她的档案,她有一个姐姐,在部队文工团,她有一个弟弟,还在念初中;她这种情况一时半会儿回城不容易,除非她的对象是城里人,她就有法子申请回城了。

        杨铁峰知道自己有个机会,或者可以说是唯一的机会。就是去上工农兵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城里,就有条件与她处对象,要不然她是不会给自己机会的。这时,一定会有人问?为什么不把这上大学的机会给江静兰啊?杨铁峰想啊,我又不傻,让江静兰上大学,那是鸡飞蛋打的事儿,俩人的距离不是拉得更大了吗?!她在他心底已经高不可攀了,那只有让他爬上去,而不是让她再爬上去,让他仰望吗?

        不,他让她仰望着自己!依赖着自己!离不开自己!就如同像母亲对父亲那样子……近来,他不再趁着空闲时间去县城‘投机倒把’了,他开始复习初中知识。

        近三年来,公社年年有上工农兵大学的名额,然,名额有限,都是被公社的关系户或是领导子女分掉,南关村从来没有分到过名额,明年轮也会轮到了吧。

        只要有南关村的名额,那十有八-九可以争取过来,十六岁之后,他评过‘劳模’,评过‘标兵’,他会修理农用手扶拖拉机,村里三大领导(村支书,村会计,妇女主任)都是姓杨的。

        如今,只要他熟悉熟悉初中课本,再自学一下高中课本,等田里的活儿干一段落,就去县城的废品收购站找找,那边高中课本一定有。

        1974年,11月初

        田地里已没了着急要紧的话儿,村里刚刚收了黄豆、玉米、红薯,以及土豆,除了挑出品相最好的上交给国家还有留种,剩下的,按照每家每户家个人的工分,将今年的粮食分给大家。村里,一年分两次粮,一次是春收之后,另一次就是现在,秋收之后。这是举村欢庆之日。

        村中的杨会计,是五十来岁的小老头,这几天特别忙,他带着自己的儿子小杨会计(村民戏称),算清大家一年的工分,要算每人能领多少粮食,家里人多粮食不够吃,一斤玉米换两斤红薯,不过不能多换,最多换分给你的玉米总量的一半。

        你说生产队也种小麦和稻谷了,为啥不分啊?旌德大米是出了名的好吃、无污染。

        不好意思,细粮要上交给国家,过年的时候每家分二三十斤也就够了。南关村在十里八村算是比较富裕的,村四周有一大批毛竹林,是集体的,每年冬季与春季能分到不少竹笋,供销社也在收购,不过版乡公社毛竹林太多,那价格就上不去,村支书只有向外销,找了个小小门路,不可说不可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