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六章 京城花灯一 (2 / 3)
“是几日前逛街买到的,也算是捡了大便宜呢。”张尔蓁睁眼说胡话,这个只送给金氏就行,理由嘛,随便一个就行。
“我还给鹤儿延儿带了些礼物,这就准备过去拿给他们,娘还有事吩咐我吗?”
金氏摆手道:“去吧去吧,别忘记我刚说的话。”张尔蓁应一声便退出去,瞧着张尔蓁衣角消失在门处,金氏才嘀咕道:“这丫头买得起这么好的东西,老爷果然还是偏心的,好东西都给了蓁蓁。”
张尔蓁转道去了启风院看过两个弟弟,问张鹤龄愿不愿意去金府读书,张鹤龄直点头道“愿意”。孙柏坚送给两个小家伙的礼物是两副质量上乘的文房四宝——宣城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徽州澄心堂纸和徽州婺源龙尾砚,样样精致。张尔蓁内心着实雀跃了一番,孙柏坚这样上心,如此优秀的官二代高富帅,张尔蓁甚至想象到了以后举案齐眉的和谐景象,眯着眼睛很是感慨
夜里,张尔蓁捏着项链玉坠,里面嵌着的“z”约么指甲盖大小,黑色的琉璃上栽着小巧的银珠子。晚间张尔蓁去书房送茶,张峦提到了孙家去山东上任的事,说道:“孙世侄进了国子监,我已经吩咐管家备了些物件送过去,孙家虽然同我们一般祖上清贫些,但是孙家父子都是玲珑心肝的巧人。蓁蓁,为父替你定下了孙家,你可曾怨过我?”
张尔蓁只是装作害羞的低下头道:“爹是为了女儿好,女儿是知道的。”便转移话题婉转提了下张鹤龄去金府的事儿,张峦无奈道:“你母亲还是看不明白,她整日去启风院送茶送饭的,鹤儿怎么能专心用功,自古慈母多败儿,我的孩儿不能毁在妇人之中。”
张尔蓁没有继续开口,擎着衣袖给张峦夹了块芙蓉糕,张峦又道:“鹤儿现在确实用功许多,你给找的那两个小书童也伶俐,蓁蓁,你长大了”
张尔蓁笑着给自己夹了块糕点,张峦夸她时总会说她长大了
花灯节,开始于明永乐七年,即1409年,由于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洛桑扎巴正月十五日,在拉萨创办传昭法会时所创,宗喀巴向拉萨大昭寺内的佛祖释迦牟尼金像供奉酥油花和供灯,以酥油花灯纪念佛祖释迦牟尼降伏邪魔。从此以后,人们便沿袭他的做法,每年元月十五日摆花添灯,藏语为“坚阿曲巴”。另一说为,酥油花灯是为了庆祝佛祖释迦牟尼与其它教派大辩论获胜。酥油花灯节,藏语称“美多却杰”,其间还要由寺院举办跳神等歌舞活动。跳神者身穿绣袍,脸戴面具,在藏式喇叭、唢呐、牛皮鼓和锣鼓的伴奏下,边舞边歌,以示欢庆。后来百姓生活渐渐丰富起来,便也把花灯节多举办几个,元月十五,八月十五,腊月十五都极热闹。去不了寺庙看跳舞,也能在街上看到形状各异的花灯,尤其是顺天府,天子脚下这地儿,更是人影娉婷,比武昌不知繁华了多少。
张尔蓁经奶娘一番巧手打扮,上着浅银红遍地散金缂丝对襟长绸袄,下配肉桂粉百褶妆花裙,丰厚的头发绾成个温婉的弯月鬟,用点翠嵌宝赤金大发钗定住,鬓边再戴一支小巧的累丝含珠金雀钗,钗形双翅平展,微颤抖动,十分灵俏,明月赞道:“姑娘好相貌。”
张尔蓁笑道:“你便是不这么说,我也是要带你去的。”
如月嗤嗤笑出声,道:“莫不如把明月留在府里好了。”急的明月忙道:“不是说留下奶娘看着院子吗,金秋银秋也留下,姑娘只带着如月去不安全,不安全。”
张尔蓁听着她们打诨几句,瞧着差不多时候了,便起身准备出门去。明月如月连忙跟上,金秋银秋两个小丫鬟看着明月如月的眼睛里满是羡慕,明月悄悄道:“你们好生看着院子,我回来给你们带齐柳巷上的槐花粉蒸酪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