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辽东混乱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二章:辽东混乱 (2 / 3)
        高句丽虽然灭亡了,但高句丽的百姓不会都死光了,虽然有一部分人,变成了新罗的子民,成了新罗国的老百姓了。

        但是还是有很大的一部分人,因为仇恨新罗,因为不愿意叛国,反正有着各种的原因,他们并不愿意归顺于新罗。

        靺鞨族分为七部,而这七部中与高句丽有关系的只有两个,即粟末靺鞨和白山靺鞨。

        五世纪后期,粟末靺鞨刚从北方迁移至粟末水流域,与高句丽政权因争夺土地而逐渐产生冲突,史书谓其“每寇高丽”。

        至隋朝前期,粟末靺鞨在与高句丽的战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八个粟末部落在首领突地稽的率领下逃往辽河以西,隋朝为安置他们,特地设置了辽西郡。而白山靺鞨则是“素附于高句丽”。

        粟末水实际上就是后世的松花江,粟末水靺鞨在高句丽强盛时,长期依附于高句丽,现在高句丽灭亡了,粟末水靺鞨头领**看准了这个机会,打着为高句丽复国的旗号,大量的收拢高句丽国的遗民,并且一步一步的蚕食辽东的土地。

        李中华虽然收到了薛仁贵发出的军报,可是此时大唐内部的政局不稳,各地叛乱四起,相比于辽东的形势,当然是国内的中原地区的稳定,更加的重要了。

        所以李中华只能命令薛仁贵,放弃大部分的地方,守住辽东,守住金州。

        眼看粟水靺鞨得势,契丹和奚人部族,也不干寂寞,加入了争夺辽东的队伍,而且他们还打着大唐的旗号,保护辽东。

        西突厥眼看着辽东乱了起来,大唐朝廷根本就顾不上,那叫一个高兴,这个时候又怎么还会客气,于是也加入了进来。

        辽东这么一块大大的肥肉,谁不喜欢,大唐都撤兵不管了,那就等于是一块无主之地了,谁不眼红,谁还能够坐得住,那肯定是要抢呀。

        李中华从辽东撒兵的时候,早就有了心里准备,知道辽东肯定会乱起来。

        所以他虽然命令薛仁贵收缩防线,但也让薛仁贵尽可能的收拢百姓,将百姓迁往金州。

        这个时代,人口才是最大的财富,只要有人,便不愁没有地方。

        金州既不缺钱,又不缺粮,而且有的是工作,最缺的反而是人,是劳动力。

        李中华虽然不想放弃辽东城,但如果事不可违的时候,宁可放弃辽东城,也要保住金州,金州如果丢了,那个损失可是难以估量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