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午宴(南斯拉夫杂烩) (4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三章 午宴(南斯拉夫杂烩) (4 / 4)
        这一系列协议等于给双方都吃了一颗定心丸,塞族不用再担心德国会颠覆王国政权,克族则获得了一个足够强悍的靠山,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时代。

        至于斯洛文尼亚人,最难搞的两个都不吭声了,他们要有什么感到不满的,完全可以站到前台大声说出来啊。

        南斯拉夫步兵的单兵素质普遍不错,不管是塞尔维亚人还是克罗地亚人,莽起来完全不输给斯拉夫蛮子,只要加以严格合理的训练,同时给予他们足够精良的装备,这些人或许会是欧洲最好的山地轻步兵。

        南斯拉夫基础建设在欧洲属于相当落后的,虽然也有一些优秀的工程,比如著名的“塔拉河谷大桥”(电影《桥》的原型),但其境内大部分的道路都已经陈旧落伍。

        山区公路大都还是夯土碎石路面,虽不至于一到雨季就化为泥潭,但是却也限制了重型装备的行动。

        同时南斯拉夫境内桥梁的承载能力也是一个问题,和欧洲大部分旧式桥梁一样,这些大桥通常最高只能承载三十吨左右的重量,甚至很多仅能供二十吨级的车辆通行,这对于原本轻武装的南斯拉夫军队是足够用了,但是此时却限制住了他们的装备水平。

        在德国暂时无力投入当地基建的情况下,德国此时连本国桥梁的加固工作还未彻底完成,只能把这些问题交给南斯拉夫当地的工程队了,完成这些工程将需要耗费一大笔资金和物资,如果南斯拉夫王国政府无法搞到足够的贷款,可能连如期开工都办不到。

        统帅部给南斯拉夫皇家陆军第一装甲旅准备的是法国霍奇基斯公司生产的H35坦克,首批三百二十辆已经送到贝尔格莱德,正在德军顾问的帮助下组建起一个标准坦克团。

        统帅部下一步的计划是等到官兵熟悉使用这些新装备后,就把这支部队调往南斯拉夫边境各省进行适应性训练,并尽快制定出符合当地作战环境的战地条令和装备使用手册出来。

        这些装甲单位的长途机动,不可能依靠公路行军与车辆运输,最合适的方式是利用南斯拉夫还算合格的铁路系统,虽然南斯拉夫铁路无法与欧洲几个发达国家相比,但在巴尔干地区也算是首屈一指了。

        南斯拉夫的铁路系统,最早从奥匈帝国时代就开始发展,至一战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二十年代就建成了萨格勒布至贝尔格莱德的铁路,著名的东方快车就是沿着这条铁路横穿过南斯拉夫,随后进入保加利亚境内的。

        徐峻不指望在短时间内就能够看到这些整训的成果,他只希望在东线战争爆发时,南斯拉夫能够完成战争准备,并如约加入欧洲联盟的战斗序列。

        PS:谢谢大家的体谅,今天大章奉上,求票。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