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7 大奸雄曹操(1)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7 大奸雄曹操(1) (1 / 2)
        随着爷爷的“菜窖”穿越到了东汉,大奸雄曹操,终于粉墨出场了。

        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地位显赫的宦官。

        父亲叫曹嵩,官至太尉。

        曹操自幼机警,既长,喜结交名士。20岁时,受州郡举荐,以“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在任期间,造五色棒悬于尉廨门上,有犯禁者,不论地位高低,皆棒杀之。后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后迁顿丘令,征拜议郎。灵帝光和7年也就是公元184年,改任骑都尉,随皇甫嵩镇压颖州黄巾军,迁为济南相。中平6年也就是公元189年,曹操与袁绍讨伐董卓兵败。后镇压黄巾军,队伍日益壮大,于建安元年迎汉献帝都许县,封为大将军、武平侯。

        从此,曹操大权在握,号令四方,灭吕布、破袁绍,征乌桓,统一了中国北方。

        曹操quot挟天子以令诸侯quot,取得了政治上先声夺人的优势,而兴修水利,推行quot屯田制quot,为统一中国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曹操坚持quot荐贤任能,唯才是举quot的用人方针,多方延揽人才。

        在军事上,曹操quot自作兵书十余万言quot,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深得兵法之要。

        他的一生主要是在征战中度过的,指挥作战quot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若神quot。从39岁至53岁的14年间,他经历50余战,先后消灭了杨奉、韩暹、袁绍、袁术、陶谦、吕布,收降了张绣,征服了乌桓,统一了北方。

        赤壁兵败之后,曹操仍以quot烈士暮年,壮心不已quot的精神,战合肥,逐马超,据关中,平定河西、陇右诸地,巩固了北方统一。在文学上,曹操倡导文学新风,创作了许多优秀诗歌和散文,对建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公元189年,董卓带兵进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刘协,后又杀太后及少帝,自称太师,专擅朝政。曹操看不惯董卓的骄横跋扈,于是逃出了洛阳。到陈留后,号召天下英雄共同讨伐董卓。

        公元190年正月,袁术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曹操任代理奋武将军,参加讨董联军。2月,被联军击败的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自己则焚毁宫室,劫掠人民,致使洛阳方圆二百里荒芜凋敝无复人烟。而关东联军惧怕董卓精锐的凉州军的战力,无人敢向关西推进,全都屯兵酸枣一带。

        曹操认为董卓倒行逆施,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应乘机与之决战,于是独自引军西进,结果遭遇与董卓大将徐荣交锋,因双方兵力悬殊,曹操大败,士卒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幸好得到堂弟的救护。

        回到酸枣,曹操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别向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进军,围困董卓,关东诸将并不合作。

        他们名为讨董卓,实际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的势力。

        不久,联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拼。联合军至此解散。曹操单独去了扬州,在那里招兵买马,养精蓄锐。

        公元193年,青州黄巾军大获发展,连破兖州郡县,曹操在众人推举下出任兖州牧,领兵对抗黄巾军。曹操“设奇伏,昼夜会战”,终于将黄巾军击败。曹操将黄巾军的精锐力量收为己用,组成军队,号青州兵,实力大增。

        献帝刘协自被董卓劫至长安后,一直处于颠沛流离之中。公元195年,献帝终于回到洛阳。洛阳经董卓之乱,已是一片废墟。百官没有地方居住,连粮食也不充裕。

        这时,驻兵在许城的曹操接受了谋士毛玠“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议,亲自到洛阳朝见献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