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2 东汉的历程(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2 东汉的历程(2)
        汉质帝少而聪慧,见梁冀专横,称之为“跋扈将军”,梁冀怕生后患,遂于公元146年六月,将年仅九岁的质帝毒死。随后又与其妹梁太后立年仅十五岁的汉桓帝刘志为帝。

        147十一月,李固遭大将军梁冀诬陷,被逮捕入狱,死于狱中。

        149年正月,梁太后下诏宣布结束临朝听制,归政于十八岁的桓帝刘志。

        150年,桓帝亲政后,增封大将军梁冀万户,前后共食三万户,封其妻孙寿为襄城君,冀权势更盛,夫妻二人对街起宅,穷其奢丽。

        151年,桓帝以梁冀有拥立之功,许梁冀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朝令时梁冀另设别席。

        156年,鲜卑大人檀石槐率兵攻略云中,汉廷以前乌桓校尉李膺为度辽将军,进军边塞,李膺随即击破鲜卑。

        158年,南匈奴诸部举兵叛汉,与乌桓、鲜卑等族攻略汉边地诸郡。汉廷以张奂为北中郎将率军进讨。张奂到职,暗中引诱乌桓,与其讲和,然后使乌桓袭杀匈奴渠师,于是诸胡皆降汉。

        159年,梁太后死,桓帝对大将军梁冀专擅朝政久已不满,遂与宦官单超、具瑗、唐衡、左悺、徐璜等五人密谋诛除梁冀。汉桓帝命尚书令尹勋持节率尚书左、右丞和尚书郎等人持兵仗守卫宫省,又命张彪率羽林、虎贲等卫士千余包围梁冀宅第,命光禄勋袁盱持节收大将军梁冀印。

        梁冀自知难免一死,遂与其妻孙寿自杀,桓帝下令尽收梁氏、孙氏宗族亲戚下狱,不论长少皆处死。

        159年八月,桓帝以诛灭梁冀之功,封宦官单超为新丰侯、徐璜为武原侯、具瑗为东武阳侯、左悺为上蔡侯、唐衡为汝阳侯,当时谓之五侯,自此宦官势力大盛。

        160年正月,宦官单超死,此后其余四侯转盛,天下分别号之曰“徐卧虎”、“具独坐”、“左回天”、“唐雨堕”。

        165年二月,司隶校尉韩演劾奏左悺罪恶,左悺畏罪自杀,随即又劾奏中常侍具瑗之兄具恭贪赃,具瑗被贬为都乡侯。

        166年夏,善于占卜的方士张成推算可以遇赦,教其子杀人,司隶校尉李膺督促部下收捕,不久果然有令赦免,李膺不顾赦令,将罪犯杀掉。张成素与宦官相勾结,桓帝也颇信其术,于是,宦官诬告李膺等人蓄养太学游士相为部党,桓帝大怒,下令全国各郡国收捕“党人”。太尉陈蕃以“党人”都是久负盛名的忧国忠正之士为由主张不应无故收捕,桓帝更怒,即刻将李膺等收狱,时受牵连者有太仆杜密、御史中丞陈翔、名士陈寔、范滂等二百余人。不久,太尉陈蕃也因上疏直谏免官。

        167年,名士贾彪入京请城门校尉窦武,尚书霍谞等人为党人诉冤,宦官因党人所牵连者多为宦官子弟,也以天时为由请桓帝赦免党人,于是桓帝于167年六月下诏赦免党人,勒令党人二百余名皆归田里,禁锢终身,再不许入朝为官。此即历史上著名的“党锢之祸”。

        167年,先零羌六千骑攻略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等地,匈奴中郎将张奂进兵将其击破,同年夏,先零羌又进兵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今陕西中部地区),十月,张奂遣司马尹端、董卓进兵合击,大破先零羌,斩俘万余人。张奂因此立有大功,本应封侯,便因其不事宦官,仅赐钱二十万,除张奂家一人为郎,张奂不受。

        167年十二月,桓帝死,皇后窦氏被尊为太后,临朝称制。太后与其父窦武立十二岁的解渎亭侯刘宏为帝,是为汉灵帝,窦太后继续临朝听政,其父窦武为大将军辅政,同时以前太尉陈蕃为太傅,与窦武共参朝政。

        168年春,汉灵帝派段颍发骑兵五千、步兵一万、车三千,讨伐东羌,大破之,接着段颍乘胜进军泾阳,于是先零羌基本被平定。

        168年八月,窦武、陈蕃与尚书令尹勋等人商议尽诛宦官,以清朝政,并乘日食之机请尽杀宦官,但太后不许。此后,窦武先后杀掉中常侍管霸、苏康,又不断请太后诛杀曹节、王甫等人,太后仍不许。九月,窦武出宫还府,宦官先发制人,曹节诬陷窦武、陈蕃等人谋废灵帝,拥灵帝出殿,逼迫尚书作诏书,假灵帝之命收捕窦武等人,同时又派兵劫持太后,夺走皇帝玺绶。窦武不肯受诏,召北军五校兵士数千,宣称宦官谋反,准备向宫内进攻。此时陈蕃率官属及太学生八十余人,手持兵刃至皇宫,大声为窦武诉冤。王甫命卫士将陈蕃抓住,随即杀死。这时,护匈奴中郎将张奂刚刚被征还京师。

        曹节以张奂不明真相,假传圣旨,命其随少府周靖率五营卫士讨伐窦武。王甫等人又率宫中虎贲、羽士千余,与张奂等合兵,与窦武对阵。王甫命其兵士向窦武军喊话,说窦武谋反,要他们赶快投降。

        北军将士本就惧怕宦官,又见其兵盛,渐渐归降王甫军。窦武见大势已去,自杀而死。窦武、陈蕃谋诛宦官不成,皆以身死,于是曹节、王甫收捕窦氏宗族宾客,将窦太后迁于南宫,公卿朝臣曾为陈蕃、窦武门生故吏及二人所荐举者,皆免官禁锢。曹节迁长乐卫尉、封育阳侯,其手下六人封列侯、十一人封关内侯,宦官完全控制了朝政。

        169年,宦官侯览指使部下上书诬告前党人张俭与其同乡共二十四人,灵帝于是下诏速捕张俭等人,十月,宦官曹节乘机奏原司空虞放、太仆杜密、长乐少府李膺、司隶校尉朱寓、颍川太守巴肃、沛相荀昱、河内太守魏朗、山阳太守翟超等皆为钩党(意为与张俭等党人相牵连),实即党人。灵帝下令缉捕钩党之人,虞放等百余人皆下狱死,诸附从钩党士人皆禁锢终身,灵帝又诏令州郡大举钩党,死、流徙、罢免、禁锢者达又六、七百人。

        176年闰五月,永昌太守曹鸾上疏为党人诉冤,言激烈,灵帝大怒,立即将曹鸾处死,并重申党人之禁,诏令州郡,凡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以及五服之内的亲戚在位者,皆免官禁锢。

        东汉末年乱到了这个地步,历史上著名的狠人——董卓同志就要粉墨登场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