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8 汉武帝刘彻(2)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8 汉武帝刘彻(2) (2 / 3)
        新的侯国就脱离原来王国的限制,地域独立,而且政治权力也基本被剥夺,受当地郡县官吏的管辖。

        这样,就使原来独立的地方王国自动地将权力上交给了国家。

        此后,地方的王与侯仅仅享受物质上的特权,即享用自己封地的租税。但是没有了以前的政治特权。

        汉武帝还找借口,一次就削去当时一半的侯国。汉武帝的这些措施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政治格局。

        在惠帝、文帝、景帝期间,丞相大多主要是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丞相受到礼遇,汉武帝和丞相多有不合,经常会借口打压杀死丞相,导致朝中大臣不愿意接任丞相之职。

        为贯彻自己的命令,他便设立中朝,尚书台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

        汉武帝削弱丞相的权力还有一个很有利的条件,这就是原来做丞相的都是开国的功臣,他们已经年老,或者去世。汉武帝便利用这个有利的时机来让众多的儒生代替元老们,掌握国家政权,同时通过打击丞相来加强自己的权力。

        在元朔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便让平民出身的儒生公孙弘来做丞相,这样就改变了以前总是由贵族来做丞相的惯例。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但根据一些出土的文物来看,上面都标有建元、元光等年号,证明建元、元光等年号并非后来追命。

        为了进一步加强君主权力,汉武帝用派御史的方式对地方的豪强、官吏进行监督。

        元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06年,他将全国分成了十三个监察区,每个区叫做部,每部派出一名刺史,中央的刺史叫做司隶校尉,其他十二个州都叫刺史。

        刺史的地位在当时是相当高的,相当于钦差大臣,而且是常年的,在地方还有自己的办公地点。就quot刺史quot名字本身来说,其实它已经具备了这种特点。

        quot刺quot即是刺举,也就是侦视不法,quot史quot是指皇帝派出的使者。

        刘彻时期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的苏武汉武帝时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汉武帝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

        元朔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24年,他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郡国可按一定条件选送一些人,可受业如弟子。经考试,能通一艺以上,可用作官吏。

        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过任子制度使子孙当官;有钱人可通过“赀选”当官,如司马相如;先贤的后裔可以受照顾,如贾谊的两个儿子就被关照当了郡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