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25 开疆拓土(下) (1 / 2)
前一阵大家已经对在贵州和四川边界处平叛的事有过商议,事后军务院中的众人又多次私下探讨过,因为平叛和整顿军队跟军参处和军政处有直接关系,所以这两个部门中的人都在深思熟虑,知道天启迟早要过问所以大家都做足了准备。
军务院的人喜欢思考的主要原因源于天启的奖励制度,在对个人的奖励方面,天启不以人的年龄、资格、品级来定,因为他知道那样做会束缚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人的年龄、资格、品级已经在俸禄上作了体现,奖励只能以贡献来区分,这样才算是公平,也才能激发年轻人和有进取精神之人的激情。军务院中人都不是玩刀舞剑使力气的人,他们的长处是个人的智慧,所以天启规定奖励要根据谁出的主意多和效果好来定。
在这一制度的驱使下,每次要轮到大家出主意时大家就知道机会来了,每个人都憋足了劲要露一手。上次倪元璐出了个制造手雷的主意,经过几个月的研究终于做出来了,并在宁远之战的关键时刻立了功,倪元璐回来就得到三千两银子的奖励。三千两相当于倪元璐十五年的俸禄,这让好多人都眼红得不得了,据说这次新型大炮的奖励更多,只要造出不炸膛、不变形、内口均匀射程远的大炮,一万两的奖励不会少一分,这让几个军机大臣都很羡慕。
由于大家都准备得比较充分,孙承宗叫大家说话时反而冷了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在微笑着观望。见大家都笑嘻嘻的不说话,黄道周说:“既然大家都不说话,那我就来抛砖引玉吧。我认为既然要通过平叛整顿军队,就应该慢慢来做扎实点,不一定要固定在某个地方,只看哪个地方合适就在哪里办,其中还得遵循某些原则。比如说这次之所以要以贵州为中心整顿军队,是因为那里有叛匪,我们这样做是平叛整顿一举两得。”
天启点头说:“黄大人所言极是,一步一个脚印才是长久之计。既然说到贵州平判,朕先宣布一下,这次由高第高大人坐镇贵州协调指挥,请高大人不要推辞。”
高第一听大喜说:“臣遵旨!多谢皇上看重,臣一定不负皇上重托!”
天启点头说:“高大人谨慎稳重,宁远之战之所以取胜离不开高大人的亲自主持,相信这次贵州平叛高大人也一定能马到成功,只要记住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就行了。”说完又转头对黄道周说:“黄大人开始说要遵循某些原则,不知道黄大人认为有哪些原则需要遵循?”
黄道周说:“皇上,臣认为既然要整顿军队就得准备打仗,打仗应该遵循的原则应该是让战争远离百姓,现在大明虽说地大人多,但是没有一个战争的缓冲地带。万历年间的播州之役、宁夏之役虽说各自发生在某一地,但也波及到四川、贵州、湖广、陕西等好几省,朝鲜之役更是动用了举国之力,嘉靖年间的倭寇祸乱也让东南各省的百姓受尽了苦,战争影响到百姓的正常生活会削弱国力民力,臣认为今后应该想办法让战争远离百姓。”
天启想了想说:“黄大人所言有道理,以前的不说就说现在,奢崇明和安邦彦叛乱影响了四川、贵州、云南、湖广等好几省,盛产粮食的四川和湖广的粮食产量都因此下降。辽东女真叛乱,几十万辽民或被迫入关或受其欺凌至今还没彻底解决,想起来让人心中有愧。黄大人说让战争远离百姓朕赞同,但不知道黄大人有具体做法吗?”
黄道周说:“有!臣这么久以来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后来发现如果在守边军队和百姓居住区设置个缓冲地带,打仗归打仗种庄稼归种庄稼,这样一来就能够生产打仗两不误。”
天启说:“朕明白了,黄大人的意思是要分个内外,大明的四周边境地区都应该有个军事隔离区,或者说是军事警戒区,现在没有军事隔离区的就要向前扩展出一个军事隔离区,是不是这样?”
黄道周点头说:“是的,像当年的倭寇祸乱,就是我们没有在海岛上成立军事警戒区,致使倭寇直接就登岸劫掠百姓了。北边也一样长城边就是百姓居住区,蒙古人一过长城百姓就会遭殃,但自从皇上在两河口到喜峰口和古北口连修两道边墙后,臣听闻长城边的百姓心中大定。两道边墙的防守力量并不大,但它能起到警戒作用不至于蒙古人打过来时百姓还在梦中。”
天启点头说:“黄大人言之有理,军务院下来要好好议一议,谁再来提好建议?”
陈奇瑜这时候说:“皇上,黄大人思虑深远臣等素来佩服,臣的办法或许是黄大人建议的补充。现在只有辽东、蓟州、渤海三大军区既有守备部队又有机动部队,臣想是否可以根据地域再组建几支独立于各省守备部队的机动部队,这些部队专门用于野外作战受皇上直接指挥。野外作战部队受皇上直接指挥可以增加大明军队的战斗力,还可以让其与地方守备部队互相监视避免出现奢崇明、安邦彦、努尔哈赤那样的叛匪。”
天启笑道:“开始朕跟孙先生正商议是否在贵州之外再在蓟州设置个地方,用来整顿培训军队,陈大人居然说要按地域组建野战部队,不知道陈大人认为应该在哪些地域组建多少野战部队呢?不过这些野战部队全由朕亲自指挥朕怕忙不过来,也没有那个军事才能,朕可不想重蹈英宗的覆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