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未及风华正少年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未及风华正少年 (2 / 3)
        看着王有文不像是开玩笑的表情,全班同学都蒙住了。就连站在后排的那位也被吸引过来,不自觉地站直了身姿。

        葛天满眼的不可思议,任佳满眼的好奇,林深满眼的志得意满。

        王有文成功地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接着开始讲解起来:“这个以春游为题、体裁不限的题目。就以记叙文最为好写,也最容易上手。当然如果有同学能以散文的形式写出,将会比记述文更好,但难度将会更大些,需要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要求的更高些。可我实在没想到咱们班的同学中居然会有人以诗歌的体裁来写,而且还是七言律诗!”

        王有文停顿了一下,拿起粉笔转身在黑板上板书起来。不大会儿的功夫,这首诗的内容便呈现在黑板上:

        “忆石头河春游

        忆昔春游四月天,西沟麦里小河边。

        才从石下争沙蟹,又向枝头扯纸鸢。

        白石堆台添野灶,青蒿试火上炊烟。

        生平纵览千山水,未及风华正少年!”

        王有文先是朗读了一遍,继续解析起来:“这首诗以首句平起入韵的格律,押的是平水韵下平一先的韵脚。颔联、颈联对仗工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七言律诗。”

        顿了顿,王有文继续讲解:“诗的首句直白的说出春游的时间、地点。颔联、颈联给我们浮现出了几个春游的场景。一个是争相在石头下摸沙蟹;一个是放风筝时不小心把风筝挂在树梢上而急着拉扯;一个是就地取材堆石为灶、集蒿为薪野炊的场景。这几个场景堆叠起来,完全是一副春游的笔墨画卷。尾联一句未及风华正少年,给全诗染上一种青春的气息。而其中才、又这两个字更是抓住了少年们活泼好动、没有定性的性格特点,写得颇为传神。”

        王有文一口气讲了许多,班上的同学似乎也被感染到这幅春游的画卷里面,都听得格外认真。

        “这首七言律诗写得相当出彩,我自认都没有如此的写作功底。当然如果是应试作文,七言律诗还是不会被接受的。可如果在作文中能穿插进古诗,肯定会为作文争彩不少。好了,今天的作文就评点到这里。”

        “老师,这篇作文是谁写的呀!”坐在林深旁边的杜鹃忍不住问。

        “林深!哪位同学是林深?”王有文显然还没有完全认清班里的同学。

        和林深原来就是初中同学的几个人已把目光投向林深,其余同学也跟着这几个人的目光把目光投向林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