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硝烟散去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硝烟散去 (1 / 4)
        PS:感谢书友“denzi”、“缘醒”、“白马文化内蒙古”投的月票。

        当然,郑成功确实不知,郑芝莞背着他,趁着向北通商之便,与多尔衮有了暗中联系,并奉多尔衮的命令,想趁此次劫掠,挑起双方在海上火拼,由此结下深仇,再无联合的可能,最终达到,化解闽粤清军眼下所面临的,郑军和北伐军南北夹击的风险。

        事实上,清廷确实是非常担忧闽粤清军的境况,空有十多万大军,奈何夹在吴争和郑成功势力之间,不管是向南还是向北,都怕背后被捅一刀。

        于是,清军就陷入极度尴尬的境地,因为固守需要民心,这是鞑子最缺的。

        之前的放纵和屠杀,让民众已经视清军如蛇蝎。

        清军就这么待着。士气是一日不如一日,这也就是之前郑成功和陈永华商议,如何应对清廷将尚可喜、耿继茂二部再次调入广东的原因。

        清廷只有向广东增兵,在维持和巩固对闽粤的实际掌控。

        这种局势,如果多尔衮身子骨好,必定亲自南下指挥,以分解窘况。

        可身子骨不行了,朝廷里可用的将才不少,能为帅的多铎,却被吴争砍下了脑袋。

        本来济尔哈朗也可挂帅,但人老了,也油滑了,与多尔衮站在了对立面。。多尔衮自然不能主动将屠刀塞进济尔哈朗手里,来砍自己的脑袋。

        所以,多尔衮只能布局,挑起吴争与郑成功的矛盾,这样,足可抵十万军。

        郑成功明白陈永华说的是对的,与其在这与吴争拼消耗,使得揭阳失守,不如率水师回师潮阳。

        所以,听了陈永华的劝言,郑成功一言不发。

        这是在甩锅啊。

        如果郑成功自己下令休战和谈,那么,这面子就是自己扔在地上,供人踩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