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七星岛海战(二)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七星岛海战(二) (1 / 3)
        PS:感谢书友“00000高贵感”投的月票。

        这次齐射是比较仓促的,因为虽然事先知道有这轮齐射,但因为缺少瞄准时间,只是在转向中发现有炮击机会,就立即开炮。

        所以,这轮炮击说是齐射,但实际上,是一连串的射击,队形前方的先开炮,然后后续战船随着转向,一溜地跟着开炮。

        炮击精准很差,这也难怪。

        但成果非常显著,因为双方距离只有地四、五里,追兵最近前列的三艘战船,被几发、十几发不等的炮弹命中。

        与郑家水师不同的是,王得仁当初就已经换装新式火炮,那还是要“感谢”清廷从红毛那购得的火器,王得仁在劫下之后,自作主张地首先换装了舰炮。剩一的几十门**炮,送去了张名振,向吴争交差,那时吴争虽然有所警惕,但也没因此而训斥王得仁。

        而此时,王一林舰队用的,就是新式火炮。

        新式火炮与之前红夷大炮的区别在于,一是口径有了制式,二是炮弹已经不同。

        虽然还是圆弹,但已经是铁壳延时弹,其实本质和明朝使用的开花弹差不多,就是在经过表面处理的几十斤重圆形炮弹中装填十多斤的火药。

        **特征是燃速相当快,比黄火药要快一倍以上。。燃烧产生剧烈的气体膨胀,是黄火药不具备的最大特征。

        后来黄火药后装枪和黑火药后装枪并存,最后黄火药彻底取代黑火药,成为主流。

        **燃速太快难控,导致燃烧不彻底,腐蚀性太强。

        这也就是黑火药在枪膛、炮膛密封太好时,容易引起炸膛的主要原因。

        但眼下的前装炮,只要炮管不是偷工减料,基本上不太会出现这种炸膛情况。

        因为炮弹是圆的,这是的工艺也做不到非常精细,一颗圆形炮弹,要顺利塞进炮管,可以想象,缝隙是必须存在的,特别是用铁弹,铅弹软,可以用力捅,铁弹却不一样。。硬啊,如果太密实,就会捅不进去。

        所以,此时西欧能够在火炮工艺上领先东方,就是占了火炮口径形成统一的原因。

        口径形成统一,就可流水线制造相同铁制的炮弹,铁的炮弹当然比铅的威力大的多,更何况是铁壳开花弹,延时爆炸的引信,在击穿木壳船板之后引发的爆炸,对战船的威胁是巨大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