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军的声威 (1 / 5)
汉明正文卷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北伐军的声威PS:感谢书友“缘醒”、“HqB”投的月票。
吴争收复应天府之后,威胁到了江北,清廷原本是想整肃这两卫人马的,可一见二卫现状,心凉了大半截,此时人寿命普遍短,四十多岁的年龄,其实就该回家养老了,也就是说,二卫需要大换血,同时,早已锈迹斑斑的武备,也需要从头置换,对清廷而言,那所须财力还不如重新组建一支新军呢。
这也是清廷弃二卫不用,调祖大弼及其汉军驻防淮安城的原因,就是用祖大弼来协防凤阳。
李颙、马士英在联络上骆锺麟,然后说动冒襄,走水路转道永城。
但与事先的计划不同,冒襄竟然提议,先说降武平卫,而非他所熟悉的颖川卫。
冒襄断言,只要人到亳州,便可不费吹灰之力,令武平卫归附。
最后的结果也是如此,武平卫几乎是传檄而定。
反倒是李颙认为最轻松的颖川卫,费了不少周章。
倒不是冒襄无法说动他的远亲熊安原,而是之前清廷英亲王有过西进之举,大军最远到达蒙城以西百多里,也使得有一支约千人的偏师留驻蒙城,这就使得颖川卫难以象武平卫那样,说易帜就易帜。
颖川卫名义上兵力有六千人,可实际能作战的不超过二千人,听起来是蒙城守军的两倍,但真要打起来,恐怕……结果还真难说。
这么说吧,随便拿颖川卫士兵佩刀,往一根猪肋骨上一斫,必定一刀两段,但很显然,成为两段的不是骨头,是刀。
为难之际,冒襄想了个主意。
他让颖州城中裁缝用黑布赶制了千套军服,很显然这是侵权,但效果还真不错。
当这千名“北伐军”大呼不叫、声势浩大地突然出现在蒙城以北三十里时,蒙城千余清军,顿时弃城而逃,作鸟兽散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