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风云突变 (2 / 3)
原本只要阿济格有意撤退,这八、九万大军完全可以不顾江北明军的包围,随时向西突围。
明军绝对不敢追,莽撞追击必受反噬。
但眼下局势顿时改变了,阿济格显然是不可能往南反向突围,他的选择就只有三个,东、北、西。
东面是扬州、淮安,这两处已经被到达的和正在到达的第一军援军所绝对控制,很难想象,连扬州成建制敌骑都被北伐军猛烈的炮火压缩在各州县城池之中,阿济格这支降清明军为主体的原徐州大军能突破扬州、淮安防线?
北面,那是吴争亲自率一万多原吴淞、泰州二卫驻守着,而第一军援军一万余人已经进驻徐州,阿济格就算有勇气来一场硬碰硬的决战,恐怕也需要时间,很长的时间,来一县一县地往北吞食,直到突破整个徐州府的阻截。
阿济格真正的后路是西面,因为凤阳以西,都是清廷的地盘,加上有颖川、武平二卫襄助,那心里是稳妥妥的。
不料,颖川、武平二卫突然改旗易帜,这叫身在徐州谈判的清廷使团一众,如何消化这个噩耗?
长久的沉默,死一般地沉默。
相较于清使们,义兴朝这边的官员,也沉默着,只是脸上那似有似无的笑意,已经不容掩藏了,也用不着掩藏了。
颖川、武平二卫的投诚,已经彻底决定了凤阳府阿济格部的命运。
这不是单纯以兵力数量来决定的,而是需要看兵力组成、后勤补给、整个战场态势。
降清明军五、六年前选择了背弃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投降,大多数人是不可能存在为清廷效死理念的,他们所为的也就仅仅一件事,活下去。让自己和家人都能活下去。
这样的兵,打不了决死之战,真要硬赶着上战场,随时都会哗变,你能奈何?
还有,这五、六年过去,当时明朝不修武备已久,渐渐衰老的明卫所兵,无法补充进新鲜血液,如今这些降清的明军士兵,也就差给根拐棍了,岁月不饶人哪!
这样的兵,能打一场决死之战?也就是听听数量罢了,总说是八万徐州大军。
真正堪战的,最多不过二、三成,余下的,就是混吃等死之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