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社稷之殇 (1 / 5)
“我看,这次北伐之败,非战之罪也!”
陶应初时只是坐在一边听众人高谈阔论,并不参与,只是这一句话便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集中到了自己身上。
“此话怎讲?”董昭蹙着眉头问道。
陶应回忆了以前看到的史书段落,理了下思路,直起身道:“小子有一些浅见,供族叔、诸位兄长参酌。”
“应尝闻数年前会稽贼为祸郡县,自称天子,聚众数万,攻城破邑,势大难制。臧中郎时临危受命,辖制扬州,两三年间扫平叛逆,生获贼酋。可称得上知兵?”
此话说出,知道此事的众人都纷纷点头,只是董昭面现不然之色,显然认为功不当掩过。
只是陶应不待他发言,又道:“应亦尝闻昔日‘凉州三明’威震西州,非是其三人能以一当万,而是麾下有众多良将劲兵。夏校尉亦是其中佼佼者,不然无以迁至北地太守之高位。其在北地任上,独对南寇之鲜卑,亦尝追击破之。其可谓不知兵乎?”
此时连董昭都默然不语,夏育的战功可是实打实的,做不得假。
“先贤有言‘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四月,鲜卑寇边,六月,夏育上疏邀战,田晏畏罪贪功,勾连阉宦,蒙蔽天听,蛊惑朝廷分兵三路意图一扫而靖,八月,即征发三万大军三路进击。”
“谋有主乎?事有备乎?简直拿军国大事当儿戏。”
“昔周武因伐商事问计于姜尚,太公开篇便言‘凡谋之道,周密为宝。’”
“田晏为求北征,不惜造势以迫禁中,朝中衮衮诸公亦众意难合,意图一战而定鲜卑之患,乃定计出三路大军齐进。”
“定计之后,朝中又无充足可战之兵,尚需向州郡仓促募兵,闹得天下人皆知北征之事。”
“如此,鲜卑人当无闻乎?当无备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