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57章 尚需继续前行2 (2 / 4)
这也是一种自我限制,避免几代人后,秦国对母国构成威胁。
但现在是在打仗,持枪的汉人越来越多,有些事情就得放开一点——秦人的十几万条各种枪械,不可能有点毛病就抛弃或者运回国内修理。
还有前膛炮前膛枪必须的火药,也得自己补充一部分,全都麻烦本土,那成本就上天了。
所以,作为对外开拓的前线,秦王最终还是开了这个口子,允许在秦国国内建造兵工厂——其他工厂还是不行,而且只能雇佣汉人。
兵工厂可不是铁匠铺,不是有几个铁匠,备好锤子凿子就行,特别是帝国的兵工厂,野战炮、击发枪哪一个都不是铁匠能够搞定的东西。
材料方面还好说,西域几乎什么都有,但懂技术的军工人才就是个问题了。
正好帝国军工总监汤隆到了退休的年龄,于是秦国方面发来了邀请函,希望他到新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老大人一定要去吗?”另一个老头不安的说:“秦国远在海外,而且还在打仗,您的身体”
“就是因为远在海外,我才要去。”汤隆认真的说道:“不瞒几位老哥哥,我去那边,就是因为那里离得远,还在打仗。”
汤隆是有私心的。
他是那种传统的工匠,因为加入帝国早,三十年来累积功劳才当上了军工总监。
然而他却不是那种能搞新技术的人,徐世杨定下军工厂需要生产什么,他能把细节安排的很好,但徐世杨没有做决定的东西,基本别指望汤隆能主动搞出来。
比如去年年初,太子殿下从西北送回一个叫做戴梓的枪匠,那老头用标准三型击发枪改造了一款后膛枪,太子殿下对此人的射击赞不绝口,认为这人很有创新能力,值得重点培养。
徐世杨不知道的是,戴梓曾经拿着他的设计去军工厂求见汤隆,当时汤隆拒绝了大规模生产戴梓步枪的提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