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大帝国4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22章 大帝国4 (3 / 3)
        想要让江南江北在Z治上获得完全平等,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徐世杨必须花费很长时间,让新式教育在江南代替旧式私塾和为科举而生的旧式教育,并且让新式教育普及到普通汉人百姓。

        帝国对基层的掌握远远超出封建社会应有的水平,再加上国家企业、皇室企业,以及为普及教育而设立的公立学校等等,帝国所需要的人才也远远超出以往朝代的正常水平。

        前周时期开科取士,一科4、5百人,就被评价为“冗官”,而帝国现有大学,每年毕业生已经超过两千人,他们无一例外都被授予“进士”文凭。

        即使这样,徐世杨仍然认为人才严重不足。

        毕竟,华夏的大学生有接近一半的人被新成立的各大国英内府工业企业科研部门吸纳,还有很多人进入院校和新成立的科学院、工程院工作。

        真正成为公务人员的大学生,并不比前周时期的进士多多少。

        为此,徐世杨还是不得不用军队退伍老兵,以及干部培训班委培出来的毕业生,结合部分大学生、高中生,到各级乡镇基层工作。

        之前,徐世杨曾经要求吏部做出规定,所有官员,若是升迁,必须有五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

        通俗来,想成为乡镇干部,你必须有在行政村里有至少五年村干部经验,想升任县级官员,必须在乡镇有五年工作经验。

        以此类推,从村屯级开始,乡镇级、县级、州级、高官、内阁级,即使一届升一个级别,一个干部进入内阁至少也要工作三十年。

        当然,毕竟本质上还是个封建国家,宗室和贵族仍有特权。

        比如皇帝、太子就直接拥有内阁名额,其他亲王、郡王级以及有领地(都是属国)的贵族,考核成绩合格后可以省却一些步骤——亲王级相当于拥有省级工作经验,郡王州级,以此向下类推。

        无领地的贵族,第一代都是有功劳的,因此可以酌情减免基层经验时间,最高一个级别可以减到两年。

        当然,贵二代们绝大多数都没那么多功劳了,因此内阁要求,国内贵族逐代递减等级(你是公爵,你儿子继承爵位后就是侯爵,你的嫡孙就只有伯爵了),递减到平民为止(汉人不犯罪,最低就是平民)。

        徐世杨希望以此来控制贵族数量,免得2、3百年后贵族人口太多,转化成纯粹的食利阶层,成为国家的负担。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