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到处都是机会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6章 到处都是机会 (2 / 4)
        而且,若是一个家族在当地有三户以上,多出来的户口就得迁往异地——有时候是辽东,也有可能是冀省或者本省的其他府,用当地土地置换。

        当然,齐王政府鼓励坞堡主家族以这笔钱投资工业,若是坞堡主不收钱而把土地补偿按政府引导投入到工业中,他们可以额外获得1到2成的补偿。

        因此,当初收土地的时候坞堡主确实亏了,但若是按照齐王政府引导投资工业,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分红,其实是赚的。

        比较悲剧的是,不是所有家族都信任收了他们土地的齐王,比如穆有财的老爹,他家就把所有钱财都攥在手里,没有投资任何工业。

        因此对穆家来说,齐国的土地改革政策确实是完全亏本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穆有财老爹试图贿赂齐国官员,重新包揽粪段的企图彻底失败了。

        因为齐国对硝石的需求量前所未有的庞大,因此当初在十五屯的时候,徐世杨就一直推行公共厕所。

        齐国建立后这又成了某种制度性的东西——城市内和乡村道路中严禁随意大小便,城市中每个坊郭以及乡下每个屯村,都得有至少一座公厕。

        出门在外若是随意大小便,抓住就罚款或罚做清理街道的义务劳动。

        公厕里的粪肥可以出售或者用在本村地里,所得按各户人口平分,公厕所产硝石则要上交。

        也就是说,齐国没有包揽粪段这一说,农村公厕的粪肥都用在他们自己的地头上,城市粪肥则是坊郭居民的财产。

        老穆家失了祖传的买卖,在穆有财的老爹看来,这个家已经无可避免的衰败了。

        不过穆有财本人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