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子牙隐磻溪
姜子牙仔细看完图样,纣王问:“爱卿!这样的高台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建造完工?”姜子牙回奏:“这个高台高四丈九尺,建造这么雄伟的琼楼玉宇,这样华丽的碧槛雕栏,工程十分浩大,高台若要建造完工,除非用三十五年的漫长岁月才可能完成。”纣王听了姜子牙的奏报大失所望,转头对妲己说:“御妻,姜尚奏朕,高台施工需要三十五年才能完成。朕觉得光阴瞬息,岁月如流,人在年少的时候才可以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生命怎么能够千古长存?建造此台实在是没有多少好处。”妲己看到姜子牙故意为难纣王,急忙启奏说:“姜尚他是方外术士,全是一派胡言,哪里有三十五年完工之理!他这是狂悖欺主,欺君罔上,罪当炮烙。”纣王一听妲己的话,马上如梦初醒,明白刚才只是姜子牙胡说八道,顿时怒气冲天:“御妻言之有理。传奉御官,给朕把姜尚拿下,立即炮烙,以正国法。”姜子牙从容不迫说:“微臣启奏陛下,建鹿台之工,劳民伤财,但愿陛下不要再有这样的念头,此事万不可为。如今刀兵四起,水旱灾祸频频发生,府库空虚,民不聊生。而陛下还不能心怀江山社稷、与百姓一起分享和平之福,日夜荒淫于酒色,远贤近佞,荒乱国政,杀害忠良,现在已经天怒人怨,苍天不断显示警报。陛下完全不思自省,还要听信狐媚之言,大兴土木,陷害天下百姓,真不知道陛下倒行逆施要到什么时候?微臣受陛下知遇之恩,不得不披肝沥胆冒死上陈,如果陛下不听微臣之言,那就又能见到夏桀王建造琼宫的故事了。只是可怜成汤黎民百姓,不久又归他人所有。微臣不忍心坐视不言。”纣王听姜子牙一番教训,破口大骂:“匹夫!胆敢诽谤天子。”下令两边承奉官:“快给朕拿下。醢尸齑粉,以正国法。”众人刚要上前,姜子牙已经抽身朝楼下飞跑。纣王一见,又怒又好笑:“御妻,你看这老匹夫,听见‘拿’字就跑了,礼节法度全然不知。在王宫哪有一个跑得了的?”又传旨命奉御官:“快去拿来。”一群侍卫蜂拥而上前去追赶姜子牙,过了龙德殿、九间殿,这时姜子牙已经来到九龙桥,看见侍卫追赶甚急,姜子牙大声喊:“承奉官,不必再追我了,无非一死而已。”用手按着九龙桥栏杆,朝河里一跳,把水面打一个窟窿。侍卫急忙上桥一望,水星儿也不冒一个了,不知道这是姜子牙借水遁已经远去。承奉官到摘星楼回旨。纣王:“便宜了这老匹夫。”
姜子牙当时从九龙桥上跳入水中的时候,有四位执殿官扶在栏杆上看着水面感叹。刚好上大夫杨任走进午门,看见桥边有执殿官伏身低头望着水下。杨任好奇问道:“你们在这里看什么?”执殿官:“启禀老爷:下大夫姜尚投水而死。”杨任问:“为了什么事情?”执殿官回答:“小人不知。”杨任摇头叹息,走进文书房翻阅本章。
此时纣王与妲己又在商议鹿台究竟差遣哪一位官员监造。妲己奏:“若要建造鹿台,非北伯侯崇侯虎不可。”纣王点头准行,差遣承奉官去宣北伯侯崇侯虎。承奉官领旨出了九间殿,特意到文书房来见上大夫杨任。杨任问:“下大夫姜子牙因为什么事情忤逆君王,自己被迫投水而死?”承奉官答:“天子传旨命姜尚督造鹿台,姜尚启奏天子时忤逆圣旨,陛下于是传旨承奉官捉拿炮烙姜尚,他听到后转身就跑,跑到九龙桥上纵身一跃跳入水中,生死不明。现在陛下下诏宣北伯侯崇侯虎督造鹿台。”杨任问:“鹿台是什么?”承奉官回答:“是苏娘娘献的图样,台高四丈九尺,上面建造琼楼玉宇,殿阁垂檐,玛瑙砌就栏杆,珠玉妆成梁栋。现如今传旨由北伯侯崇侯虎督造。卑职眼看天子所作所为都是桀王之道,心中实在不忍心眼睁睁看着江山社稷沦为丘墟,特地来见上大夫。求大人秉怀忠义谏言阻止这样大兴土木之工,救天下百姓搬泥运土之苦,免得商贾有血本无归之殃,这也是大夫爱护天下平民百姓之心,可以流芳百世的美名。”杨任听完对承奉官说:“你先将这诏命按下不发,等我先去进见圣上看情况再说。”
杨任起身前往摘星楼下等候圣旨。纣王宣杨任上楼见驾。纣王:“爱卿有什么事情要奏?”杨任奏:“微臣听说治理天下的道理,就是君明臣直,言听计从,多听太师少保的建议,亲近忠良,远离奸佞,和睦外国,顺应民心,功赏罪罚,这些都能处理得当,则四海顺从、八方敬仰。仁政施于民众,则天下景从万民乐业,这就是圣明君主的所作所为。而如今陛下只是听信后妃之言,而不听忠臣的逆耳忠言,非要建造这个劳民伤财的所谓鹿台。陛下只知道行乐欢娱,歌舞宴赏,只为一己之乐而致百姓万千愁苦,微臣恐怕陛下享受不到这样的快乐,就已经先有腹心之患了。陛下若不能悬崖勒马的话,微臣担心陛下的祸患,到时就不能治愈了。主上如今三害在外,一害在内,陛下请听微臣之言。其外三害:一害是东伯侯姜文焕雄兵百万,欲报杀父之仇,游魂关兵无宁息,屡屡折损军威,已经苦战三年,钱粮耗尽,粮草供应日益艰难,此为一害;二害是南伯侯鄂顺被陛下无辜杀他的父亲,千军万马昼夜攻打三山关,邓九公也是苦战多年,府库空虚,军民失望,此为二害;三害是闻太师远征北海大战逆臣十年有余,胜败未分,吉凶未定,至今还是不能旗开得胜班师回朝。陛下何苦还要听信谗言,杀戮正直之士,偏偏又要信任狐媚的后妃,而对耿直之言置之不理,朝中的小人每天接近君王,而使君子退避三舍,王宫内院不分里外,貂珰宦官紊乱深宫。这些就是陛下面前的内忧外患。三个外害汹涌而至八方纷乱,陛下不容谏官,阻挠忠义耿直,内忧汹涌而起。今天陛下又要广施土木无端兴建鹿台,不仅使得江山社稷不能安定,先祖宗庙不能稳如磐石,微臣真是不忍心眼睁睁看着朝歌百姓受到涂炭。但愿陛下马上停止筑造高台,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也许能够挽救国难之万一。如若不然,平民百姓一旦离心离得,则使天下荒乱。古语有云:‘民乱则国破,国破主君亡。’那时候只怕六百年来已经安定的华夷之邦,朝夕之间就被他人所掳啊!”纣王早就听得不耐烦了,又是破口大骂:“匹夫,你一个耍笔杆的书生,也敢胡言乱语冒犯君主。”纣王命奉御官:“将这匹夫挖去两只眼睛,朕念他以前有个功劳,姑且饶恕他的性命。”上大夫杨任毫无惧色又奏:“臣虽被挖去双目在所不辞,只怕天下诸侯里会有不忍心看到微臣的挖目之苦。”奉御官把杨任搀下楼,只听一声响,奉御官把挖出的双目献上楼来。
上大夫杨任为了昏君纣王忠肝义胆,虽然被挖去双目,然而忠心不灭,只见一道怨气直冲到青峰山紫阳洞青虚道德真君面前。青虚道德真君早已了然于胸,传法旨命黄金力士:“现在可以去救杨任回到山里了。”黄金力士奉旨,瞬间出现在摘星楼下,刮起三阵神风,异香遍地。摘星楼平地尘土飞扬,一声巨响,杨任的尸骸竟然凭空消失了。纣王急忙到楼内躲避沙尘,不一会儿风息沙平,两边侍从启奏纣王:“上大夫杨任尸首被怪风刮得不见了。”纣王长叹一声:“象以前朕要斩太子,也是被风刮去。似这样的事朕也都习以为常不足为怪了。”纣王对妲己说:“鹿台之工已诏崇侯虎来办,杨任又来劝谏朕,是他自取其祸。”又传旨“速诏北伯侯崇侯虎。”侍驾官急急忙忙又催诏去了。
上大夫杨任的尸首,被黄金力士摄到紫阳洞外,黄金力士进去回复青虚道德真君法旨。道德真君走出紫阳洞,命白云童子从葫芦中取两粒仙丹,往杨任的眼眶里放入两粒仙丹。道德真君用先天真气吹杨任的脸上,大喝一声:“杨任不起,更待何时!”果然不愧为道家起死回生的仙术,只见杨任眼眶里慢慢悠悠长出一双手来,更加奇异的是一双手心里各有一只眼睛。这双神眼上能看天庭,下能观地府,中能识别人间万事。杨任站立起来半晌没有动静,等到定神才感觉到自己双目已化奇形,面前见一道人站在山洞前。杨任忙问:“道长,这里莫非就是幽冥地界?”道德真君微笑说:“非也,非也。这里可是仙山福地青峰山紫阳洞,贫道是炼气士青虚道德真君。因为赏识你的赤胆忠心,敢于为民请愿直言劝谏纣王,而身体遭受挖目之灾,贫道可怜你悲天悯民是个难得的君子,而且你的阳寿不该就此绝断,所以度你上山,以后辅助周王成其正道。”杨任听完之后倒身拜谢:“弟子多蒙真君搭救性命,指引还生再见人世,此恩此德不敢有忘。乞望真君不要嫌弃,弟子愿拜真君为师。”杨任就这样在青峰山居住下来。以后只等下山帮助姜子牙破瘟黄阵。
再说纣王下诏崇侯虎督造鹿台。这样的高台工程浩瀚,要动用无数钱粮,无限人力,搬运木材、泥土、砖瓦,络绎不绝,这样的辛劳苦痛不可胜数。各州府县军民百姓,三丁抽二,家里只有一个劳力也要来做苦役。有钱的人可以用钱买通闲在家里,而无钱的百姓只有任劳任怨活活累死。天下穷苦百姓惊恐不安,人心慌慌,军民哀怨,千家万户逃奔四方。崇侯虎还要仗势虐民,可怜男女老少活活累死的不计其数,全都填埋在鹿台之内。朝歌城内兵慌民乱,逃亡的人多如牛毛。
接着说姜子牙借水遁回到宋异人庄上。马氏迎接:“恭喜大夫,今天回家。”姜子牙摇头说:“我如今已经不做官了。”马氏吓一跳:“夫君为了什么事连官也不做?”姜子牙:“天子听了妲己的话,要筑造鹿台,下令要我督工。我不忍心天下万民遭殃,黎民受难,于是我上了一本,天子不准,我就直言劝谏,圣上大发雷霆把我罢职归田。我想纣王并非我的真命天子。娘子,你同我一起到西岐去守候天命。我迟早会时来运转官居显爵,成为当朝一品大员、位极人臣,到那时才没有辜负我的真才实学。”马氏:“你又不是书香门第出身,只不过是江湖术士而已。天大的幸运做了下大夫,真是王恩浩荡天子隆恩。如今命你督造高台,这是天子信任才让你监工,何况这差事钱粮又多,你不管什么东西,也可多少赚些回来。你才多大的官也要上本谏言?这还是你没有福气,就是个术士的命。”姜子牙说:“娘子,你放心。如果是这样官,不能展示我胸中的才学,难遂我平生的志向,。你先收拾行装,打点好之后与我同往西岐去。不久后我官居一品,位列公卿,你也授于一品夫人,身着霞珮,头戴珠冠,荣耀西岐,不枉我出将入相的一番作为。”马氏呵呵一笑:“子牙,你说的是失心风的话。现成的官你都没有福气来做,而赤手空拳去别的地方寻求荣华富贵。你这是走投无路舍近求远,还痴心妄想指望官居一品,我看你就不要胡思乱想痴人说梦了!天子命你监造高台楼阁,这明明是看得起你、照顾你。你要做哪门子的清官!如今多少大小官员不都是随遇而安顺应潮流而已。”姜子牙说:“你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天数自有定数,迟早有应验的时候,各有各的因果,你与我一起回到西岐,自然会有安身立命的地方。等时来运转的那一天,富贵自然不会浅薄。”马氏:“姜子牙,我和你夫妻的缘份只能到这里了。我从小生长在朝歌,决不会跟着你浪迹天涯。从今往后,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再也没有什么关系。”姜子牙:“娘子此言差矣,熟话说嫁鸡怎能不随鸡飞,夫妻怎么有两地分离的道理。”马氏:“妾身原本就是朝歌女子,怎么要离乡背井远走他乡?子牙,你就实实在在一些,写一纸休书给我,我们各奔东西。我是决会不去西岐。”姜子牙:“娘子你就随我去吧!终有一天出人头地,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马氏:“我的命只能如此,也受不起大福分。你自己去做一品显官,我在这里受穷受苦都认了。你去再娶一房有福气的夫人吧。”姜子牙:“你可不要后悔。”马氏:“这是我的造化,决不后悔。”姜子牙摇头叹气:“你太小看了我。既然已经嫁给我为妻,怎么能不跟我去!必须要你一同前去。”马氏不明白姜子牙的良苦用心,勃然大怒:“姜子牙,你若是好好的,我就与你好聚好散;你如果胡搅蛮缠,我就同父亲、兄长他们说,就是与你去朝歌见天子,也要讲一个清楚明白。”
夫妻两人正在这里争吵,宋异人同妻孙氏匆匆过来劝说姜子牙:“贤弟,当时这一件事是我作的主,弟媳既然不愿同你前去,你就写一字休书给她。贤弟你是顶天立地的奇男子,怎么会没有金玉良缘,何必苦苦留恋她?常言道‘强扭的瓜不甜弟妹心去意难留,勉强的终究不会有好结果。”姜子牙:“兄长兄嫂在上,马氏随我夫妻一场,没有享受一些荣华富贵,我是于心不忍把她抛弃。她倒是有离开我的心思。兄长既然吩咐,我这就写休书给她。”姜子牙写了休书拿在手中说:“娘子,休书还在我的手中,夫妻还能团团圆圆的,你若是接了此书,那就真是覆水难收、破镜难圆了。”马氏毫不犹豫伸手接过休书,全无半点顾恋之心。姜子牙仰天长叹:“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由自可,最毒妇人心。”马氏收拾收拾回到娘家改嫁去了。姜子牙一人打点行装起行,辞别兄长宋异人、嫂嫂孙氏:“姜尚多蒙兄嫂照顾提携,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到了分别的时候。”宋异人摆酒与姜子牙饯行。兄弟两人饮完酒,宋异人远远相送,宋异人问:“贤弟,你要往哪里去?”姜子牙:“小弟告别兄长到西岐去做一番事业。”宋异人说:“倘若贤弟以后得意之时,要记得给为兄捎上音信,让我也可放心。”两人依依不舍洒泪而别。
姜子牙离开宋家庄,选择去往孟津的路。渡过了黄河,经过渑池县,来到临潼关。遇见一大批从朝歌城逃难出来的百姓,有七八百黎民百姓,父亲携手哭泣的儿子,弟为兄悲夫妻泪落,男女悲伤痛哭之声纷纷扬扬,一路之上比比皆是。姜子牙问他们:“你们是朝歌来的?”民众里也有人认得是姜子牙,民众大声说:“姜老爷,我们都是朝歌城里的百姓。因为纣王建造鹿台,又令北伯侯崇侯虎监督。那个该天打雷劈的奸臣,三丁抽二,独丁也要做苦役,有钱的富人可以用钱买通他,在家里悠闲自在,已经累死数万穷苦百姓,尸首全都填埋在鹿台之下,从早到晚无休无止。我们经不起这样水深火热的苦难,所以这才逃出五关。不曾想总兵张老爷又不放我们出关,要是被捉拿回去,必然难逃一死,现在我们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这才伤心啼哭。”姜子牙大声喊:“天无绝人之路,你们不必如此,我这就去见张总兵,替你们说个人情,放你们出关。”众人千恩万谢:“这是姜老爷天大的恩情,让我们久旱逢甘露,枯木又逢春,恩同再生。”姜子牙把行囊给众人看守,独自来到张总兵府。守门士卒问:“你是哪里来的?”姜子牙:“烦你进府通报,商都下大夫姜尚来拜你们的总兵大人。”门上人来报:“启老爷:商都下大夫姜尚过来拜会。”总兵张凤心想:“下大夫姜尚来拜?他是文官,我是武官,他在朝廷,我守关隘,也许以后有事要麻烦他。”急忙下令左右,快请进。姜子牙这时一身道家打扮,没有穿着官服,直接到里面来见张凤。总兵张凤一看姜子牙身着道服而来,当下面色一沉,坐着问姜子牙:“来者何人?”姜子牙:“我是下大夫姜尚。”张凤又问:“大夫为什么身穿道服过来?”旁子牙答:“我此次前来不为别的事,只是为了平民百姓的苦难过来的。天子不明事理,听信妲己之言,大兴土木,兴造鹿台,又命酷吏崇侯虎督工。不料他竟然雪上加霜的陷害虐待百姓,大肆索取贿赂,罔惜民力。如今刀兵四起,四海纷乱,上天示儆,水旱不均,民不聊生,天下失望,黎庶遭殃,可怜无数穷苦百姓活活累死,都被填埋在鹿台之下。天子荒淫无度,奸臣蛊惑天子,狐媚后妃花言巧语迷惑圣上命我督造鹿台。我怎能欺君误国劳民伤才,因此直言劝谏天子,无奈天子不听,反而要加罪于我。我本来应当以一死来报天子爵禄之恩,奈何姜尚天数未尽,蒙受苍天之恩赦宥,放归故乡。因此我才来到了张总兵的治所,偶然遇见许多百姓,携男带女,扶老搀幼,一路之上哭天喊地痛苦不堪,他们千辛万苦才来到这里,如果被驱赶回去,又要面对炮烙、虿盆这些残酷无情的惨刑恶法,使得肢体残缺、骨粹魂消,成为无辜冤死的孤魂野鬼。而今姜尚看到这一切心中实在可怜他们,所以姜尚不辞冒昧,前来谒见总兵大人,恳求大人赐放这些百姓出关。黎民百姓能够从死亡边缘得到重生,将军真是天高海阔之恩,也使上天有好生之德。”张凤一听原来如此,勃然大怒:“你就是一江湖术士,顷刻间就得到了荣华富贵,你不想着报效浩荡君恩,反而用花言巧语来迷惑我。何况这些逃离的刁民都是不忠,我若是听了你的胡言,就是陷我于不义。本官受朝廷之命执掌关隘,自当尽臣子之节。逃离之民不遵王法,不守国规,最好是捉拿押解回朝歌。我想着只要不放他们通过此关,他们自然会知难而退,我已经是给了他们一线生机。若是要论国法,连你也要押解回朝以正国典。看在你我初次相会,暂且对你网开一面。”说完喝令两边士卒:“把姜尚给我叉了出去。”众人一声喝,把姜子牙连推带搡的推了出来。
姜子牙满面羞愧回来。从朝歌逃离的百姓正在焦急万分的等待,看到姜子牙回来,急忙上前问:“姜老爷,张老爷可愿放我们出关。”姜子牙摇头说:“我去找张总兵说了,张总兵连我也要拿进朝歌城去。”众人听了齐声叫苦,七八百黎民号啕痛哭,哀声遍野。姜子牙看见于心不忍,大声喊叫:“你们不要啼哭,我来送你们出五关。”有的不知道姜子牙之事黎民百姓,听了以为只是安慰他们,于是说:“老爷自己也出不去,怎么还说要救我们?”众人里面中有知道的,哀求说:“老爷若是肯救我们于水火之中,真是如同再生之恩。”姜子牙说:“你们要想出五关的,等到黄昏时候,我叫你们闭上眼睛,你们就要闭眼。就是听到耳内风响,也不要睁开眼睛,如果你们睁开了眼睛,跌出脑子来了可不要埋怨我。”众人连忙答应了。姜子牙等到一更的时候,朝昆仑山叩拜,口中念念有词,大地传出一声巨响,就在这一刻,姜子牙借助土遁之法救出了这七八百难民。众人只听到耳边风声飒飒,不一会,就过了四百里的路程,出了临潼关、潼关、穿云关、界牌关、汜水关,到了金鸡岭。姜子牙收了土遁,众人纷纷收住身形。姜子牙说:“可以睁开眼睛了。”众人惊奇的睁开眼,姜子牙说:“这里是汜水关外的金鸡岭,是西岐所属之地。你们好好去吧。”众人叩头谢恩:“老爷,天降甘露,普救众生。此恩此德,无以为报!”众人千恩万谢拜别姜子牙。姜子牙独自一人去往磻溪隐居。
众人等待天明,果然是西岐地界。过了金鸡岭,就是首阳山。众人翻山越岭走过燕山,又过了白柳村,来到西岐山,又走了七十里到了西岐城。众人进到西岐城里,眼见一亮,只见城内民丰物阜,行人让路,老幼不欺,市井谦和,真如尧天舜日,别是一番风景。朝歌来的这些难名写了一手本,投递到上大夫府内,散宜生看了手本,报给少主伯邑考。第二天,伯邑考传令:“朝歌难民因为纣王失德败政,前来投奔西岐,没有妻子的人给银子让他娶妻。又拿出银子,为众人建居安家,鳏寡孤独者在三济仓建名册,自领口粮。”散宜生领命。伯邑考又说:“父亲被囚羑里已经七年了,我想亲自到朝歌代父赎罪,不知你们意下如何?”散宜生启奏:“臣启公子:主公临别之言:‘七年之厄已满,灾难一过自然回国。’公子不可造次,违背主公临别之言。如果公子于心不安,可以差遣一士卒前去问安。也不失为子之道。何必要亲自骑马前往身临险地!”伯邑考口中长叹:“父亲已经身受七年的苦难,囚在异乡举目无亲。身为人子于心何忍?所谓立国立家,都是如同虚设,要我们九十九个儿子何用!我把祖传的三件宝贝,带去朝歌进贡,以赎父亲之罪。”伯邑考这一去,不知吉凶如何?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