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章 知府嫁女 (2 / 3)
婚期将近,李红婵也没有时间来看楚囚,她要在婚期之前,将楚囚的新衣赶制出来,现在她心里感谢父亲,当初刚来这里时,让她跟着若图在西院学女红,这大半年里,她技能提高了不少,自己也有信心给楚囚亲手做一件婚服。衣服的佩饰,红婵也亲自挑选搭配,“我家楚囚人又高,皮肤又白,他的衣服一定要合体够长,佩饰一定要鲜艳好看,婚礼那天穿起来,一定是最俊的新郎。”
楚囚离开大船以后,楚忠义和船工宋万一起回程。楚忠义和楚囚这些年相依为命,没离开过一日,在船上第一夜没有楚囚,楚忠义的生活就糟糕了起来。船工宋万觉得楚囚不在,就他们两人,问他可不可以在一起吃饭、休息,楚忠义也不思考,脱口而出“不行,不行”,端出老板的架势来,“你不要到我这边,影响我读书写字。”宋万在船尾小声嘀咕:“读书写字,你又不是先生秀才,整天地读书买书,花了大些的钱,又不能当饭吃。你爷俩在一起,我单独吃,单独住,现在就我两个在这船上,还各吃各的,都这些年了,还把我当外人,你个三十多岁的人,还不如楚囚,小孩子都比他亲近人。”宋万有点情绪,也不来船头找他,楚忠义和宋万彼此很少交流,直到船回到港口。
楚忠义回到家里,自己一个人住在院子里,楚囚以前收养的狗已经老死了,院子里寂静无声,屋里一灯如豆。他和衣躺在床上,将大大的皮帽子去掉,从床头的橱子上拿过镜子,看镜子里的人,额前的头发已经很长了。他拿过一把梳子,松开后面的辫子,将额前的短发勉强地和后面的长发扎在一起,然后挽起了一个螺髻,用灯油将两边梳得干净发亮,对着镜子照照,自己冲自己笑了一下,然后起来,在屋里走了两圈,又将发髻散开,编了辫子盘在头顶,把外翻毛的大帽子戴上再照照镜子。反复折腾了几遍,才睡下。
第二天开始,楚忠义请了工匠,将家里的院子整修一遍,把东边的三间房屋铺上地砖,买了雕花大床,一天一天布置起了楚囚的新房,只等楚囚回来。
进了腊月,天气冷得很,新房的物品多数已经置办齐整,楚忠义每天自己独自吃饭、睡觉,出门买东西就把大门锁上,隔壁宋万的媳妇觉得不对劲,跟宋万说:“楚老板的儿子娶了大官的女儿,这人都大样了,也不跟我们家说话了,也不到我们家吃饭了,出门进门都锁上门,是怕我们偷了他家新房里的东西吗?”
宋万:“自从楚囚离开我们的船,他就不对劲了,跟人说不了几句话,总是把自己关到哪里,在船上,关到船舱里,回来家就关到院子里,按说要娶儿媳妇了,人该高兴才是,你看他脸色也不好看,没有一个笑脸,总是一个人蹲那个院子里,连个猫呀狗呀也没有一只,不着急的慌吗?”
宋万的媳妇:“人家都说‘寡妇熬儿’,舍不得儿子,会跟儿媳妇抢儿子,你们这楚老板自己一个人带大的儿子,估计也是看儿子去了丈母娘家,丢下他自己,心里难过。”
宋万:“你说的对,我都跟他爷俩跑船多少趟了,这个楚老板带他家楚囚,还真跟一个妇女带孩子一样,说话也和气,还会疼孩子,这些年遇到哪样的女人都不愿意娶,就跟他儿子形影不离的,现在估计是看他儿子一心想着那知府家的小姐,心里难过,怕儿子娶了媳妇忘了爹。要是他儿子在那个大官家做了上门女婿,不回来了,剩他一个人孤单生活,真不知道他有多难过。”
宋万的媳妇也说:“他早就该娶女人了,要是娶个女人来家,也不这样粘住儿子了。古话不说嘛,‘满堂的儿女,不如半路的夫妻’,他赚的钱虽然比我们多,看这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还不如我们,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饭睡觉也有个人说说话。”夫妻俩议论过之后,觉得楚忠义一个人怪可怜的,之后又格外关心起来,楚忠义买了东西回来,他们就忙着来帮着搬,晚上也来敲门,送一碗煮的稀烂的米粥。
楚囚不在家,楚忠义不想和宋万一家多接触,只要一回家,就把门从里面栓住。楚忠义想着,等楚囚带了红婵回家,红婵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应该做不得家务事,她在家里也有丫鬟佣人的使着,就通过中人,找了一个三四十岁的老妈子,大家都叫她刘妈的妇人来家。中人那里有七八个老妈子,楚忠义之所以选择这个,是因为这个妇人姓刘。
刘妈来到家里,住到厨房旁边的小屋,一天三顿烧饭洗碗,照顾楚忠义的生活,宋万夫妻看楚忠义请了老妈子照顾,对他的关心才少了一些。
刘妈带了行李,来到楚忠义家里,安排好她的住宿,楚忠义就交代她:“刘妈,你到我家里来,这些天就熟悉家里的情况,等过一段时间,我儿子带儿媳妇回来,你就伺候他们两个人生活日常。我家有我家的规矩,厨房和你睡觉的房屋,你随意出入;我儿子结婚的房间,你也要进去收拾打扫;我的屋子,我平常爱看看书、写写字,不喜欢别人打扰,没有我叫,你不能进去,你一定要记住,不进我的房间。我儿子没回来之前,你就给我一天做三顿饭,饭好以后,你喊我到厨房外间来吃。”
刘妈:“我记住了,少爷结婚的房间要收拾打扫,老爷的屋子不许进,等我看好柴米油盐,今天就给老爷做饭。”刘妈暗暗地想:“还是读书的人讲究,他一个没有媳妇的男人,我一个做活的女人,我们两个在这院子里,是应该讲究些,我不进他的房屋,估计他也不进我的房屋,这样好,这样好。”
李府举办女儿出阁大礼,搭了喜棚,举行了仪式,酒席摆在院子里,李福带着李单厚清点上了贺礼的人,看看可有人没来到酒席现场。一清点,李福发现第一个送贺礼的人,还是送了大礼的赵大强没来喝喜酒。问了几个人,也没人知道赵大强是谁,李福就想起应该去问问李之江,这个赵大强是何时交的朋友。
李之江这时正在和贾老板说话。话说这个贾老板也是个经商之人,头脑灵活,善于钻营,他的家宅就在李府后面一条街,去年知府家里娶儿媳妇,他就凑了来,说都是街坊邻居的,一定要来讨一杯喜酒喝,上了贺礼,算是和知府大人有了交往,现在李府嫁女儿,他当然还要来送贺礼了。
李福来到这里,远远的就听贾老板说:“大人,一点都不麻烦,我都已经把船舱整理好了,在货舱里收拾了一个单间,让小姐和姑爷住在里面,我是顺路带小姐和姑爷回去,又不是专门跑一趟,大人您不必介意,能为大人出一点力,也是小民的福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