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匪患之变 (3 / 3)
他想:“或许秀儿和球球就在黄荡城里,城里人多,他们娘俩就混在那里生活也说不定。”于是打定主意去黄荡城。在城外,遇到一座观音菩萨庙,赵大强从来没有这样虔诚地到庙里来拜过菩萨。他在地上跪下,双手和胳膊落在地面,腹部贴着大腿,额头和鼻子都放到了地上,给菩萨磕了九个头,然后双手合十,嘴里祷告:“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我赵大强作恶多端,理应受到天打雷劈,只是恳求菩萨,饶了我秀儿和球球的性命,秀儿无辜,平白被我害到这一步,现在生死不明,球球更无辜,他是孩子,没有做过恶事,还要受那么多人整天的诅咒,上天若要惩罚,都罚在我一个人身上,让官府抓到我,千刀万剐我也不冤,如果我多受罪,就能免去我秀儿和球球被人诅咒,我愿意上刀山,下油锅,只求菩萨保佑,那些对我球球的诅咒都不作数。”祷告完后,又磕头数次,才起身。
黄荡城里,他熟悉的就是知府家后院的那几条街,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到了这里,遇到一个姓黄的老板家正缺短工劳动力,在门口贴了一张招人的启示,赵大强能认识大多数的字,懂得意思,就到黄老板家,管家看他人高马大有力气,就收下来在家里干体力活。
赵大强下决心多出体力来惩罚自己,消弭罪恶,就决心不用自己抢来的金钱。决心一下,他就觉得自己的体力又全部回来了,当天夜里,他又能像以前一样蹿上墙头,翻进知府家的院子了。赵大强把身上的金银财宝都带到知府书房旁边的厢房,藏到厢房床底下一个破箱子里。
放好东西,他听到外面有声音,就静下来仔细听,原来是知府李之江和他的师爷范业举,还有李之江家里的老管家李福。三个人往书房方向走,边走边说话。赵大强心里纳闷:“这深更半夜的,他们还来这书房干什么?”心里觉得奇怪,就躲在厢房里一动不动,偷偷地听他们说话。赵大强是从后窗翻窗进来的,那厢房门从外面上的有锁,李之江他们三人也想不到,锁着门的漆黑的厢房里,还有赵大强躲在里面。
三个人到了书房内,关上门,范业举说道:“大人也不必和他计较,他毕竟是武将,又是八旗子弟,不懂诗书,说话难免粗鲁些。他又不能在这里常驻,权且当个菩萨供着,不多久,走了就好。”
李之江说:“无论怎样,我和他同是从四品,品级相同,他是武职,我是文职,都是朝廷命官,他说话总应该留有一些余地,我在黄荡地方十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算有土匪未剿灭干净,也不至于像他说的‘民不聊生’,将我这些年的苦劳都一笔勾销。也是我这两年心情坏,若是原来,断不至于有当面争吵。”李之江这两年,母亲重病卧床也不能回去照顾,三夫人去世,李天保李单厚科举无望,现在红婵又偷偷离家,他的家事不顺心;他做黄荡知府十七年了,职业早已倦怠,等于说他工作也不顺心,有人点火,怎么能不发脾气呢?
范业举又说:“大人还是小心一些,那个马察是奉了总督之命来的,有没有圣上的手谕也不得而知,他手里又有地方的兵权,加上他有家世有背景,反正来者不善。他敢于公开指责,或许有什么我们的把柄在他手里,大人仔细想想,知道他的底牌是什么,我们也好因应。”
李福说:“我家老爷又不和什么人勾结,平时小心仔细,不敢做出任何违背大清律法的事情,从不用权力为自己谋私利。你看,我们自己家的少爷,也没有一个考中个举人,以我家老爷的地位,在这地方给自己孩子弄个功名,也不难。就是逢年过节,下属们来家里送些礼金礼物什么的,我们收了一些。”
范业举:“这个不碍事,大清的官员,哪一个没有这样一些额外收入?不然靠俸禄银子,一家老小都养不活。大人,您和他当面发生了冲突,他估计不会善罢甘休,我们最近做事都要小心谨慎着些。还有,您也要凡事想开些,等过了这个风头,他从咱们这里找不出什么毛病,离开这里,这里从府衙到县城,大大小小多少官吏,不都还得听您的?”
李之江叹了一口气,说道:“也只好如此了。范师爷,你多多在外面打听马察那边的消息,他那边的军队若有动静,你便来跟我说。”三人又商量了一会,一起锁上门,离开书房。
赵大强从头听到尾,听懂了他们说话的意思:这黄荡城里来了一个和知府一般大的官,这官员名字叫马察,是受了总督之命来这里办土匪案子的,这人是个武官,还带着大队的人马,刚到这里,就公开把李知府训了一顿,说他没治理好当地的匪患,使黄荡一带的老百姓民不聊生,这李知府挨了训斥,心里肯定不痛快。
等知府他们三人走后,赵大强才翻窗出去,从墙头上沿着大树下去,回到他打工的黄老板家里睡觉。赵大强心里说:“独龙山从此就没有土匪了,马察也好,牛察也罢,你算是白跑这一趟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