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李红禅逃婚 (1 / 4)
第三十九章红婵逃婚
夏天到了尾声,洪峰过去以后,大江上的水位也慢慢降下来,楚囚早晨起来,站在家里的枣树底下,枣花已经落尽,青青的小枣挂满了枝头,在晨光里闪出光亮,现在的枣儿还不能吃。和所有的事物一样,没到他的成熟期,味道就像木头一样,没有丝毫的甘甜。
“江洪过罢渔船舞,婵婉入心枣叶香”
楚囚随口吟了这一句,又开始思念起红婵来。从江上回来不久,他曾经写过一封信给李单厚,又恐怕这信辗转,会从许多人手里经过,等李单厚再转给红婵,就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了,信里不能乱写,只写了一句
“孤舟一叶泊何处,对羽千寻是渚边?”
也不知道这信落到了何处,李单厚收到了吗?他不会知道我就是他的结义兄弟球球,李红婵收到了吗?她为什么杳无音信?莫不是真如爹爹所说,我和她是门不当、户不对,等她回到父亲的家里,就根本忘了自己的承诺,或者是她的父亲根本就看不上我的家庭,管束了她,不让她回信……楚囚想了许多种可能,但他仍然不死心。
楚囚回到屋里问:“爹爹,我们该出船了罢?”
楚忠义整个夏天人都懒懒的,头发也不去打理,额前的碎发长出了很长,遮到了眼睛,他也不管,夏天里要么在家里不出门,出门就戴个大草帽,在楚囚的眼里,他觉得爹爹好像老了,明显没有了精神。知道爹爹不愿意和知府家里攀亲,楚囚也不敢独自一人去黄荡找红婵。
听到楚囚的问话,楚忠义在床上翻了个身,回答道:“好吧,跟你宋万伯伯说一声,过几天我们就出船。”
知子莫如母。楚忠义和楚囚相依为命,从楚囚出生到现在,从未离开过自己一天,他的楚囚有什么心事,他知道的最清楚。当时在船上救了李红婵上来,楚忠义忙于救人,没注意细节,忽略掉红婵是个女孩的事,后来,他看到楚囚带着那人离开大人们的视线,就觉得不对,他的楚囚不会故意把一件事瞒着自己的,可李红婵在船上生活了两天,楚囚竟然都不声不响,把这件事从头到尾都瞒住他。等到送李红婵离开,楚囚也表现出从未有过的热情,给她们母女买了衣服,又送了盘缠……
在当时的年代里,人们结婚的年龄普遍比较小,一般男子是在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楚囚年龄已经十六岁,有心仪的女孩,在楚忠义看来,本来应该是好事。让楚囚结婚生子,平安幸福,是支撑他这些年活下来的动力。但是,楚囚看中的人却是知府的女儿,而且这个知府还是黄荡府的知府!
黄荡府是楚忠义不堪回首的往昔,那里有他回不去的故乡,那里也有楚囚父亲抹不掉的罪恶,和那里有了关联,就意味着楚囚又要陷入罪恶的身世里,而黄荡府的知府,就有着揭开楚囚身世之谜的能力!
这些年来,楚忠义在江上跑船,像救红婵母女这样,帮人救人无数次,他自己挣了些钱,给认来的岳父赵守理老人盖了住房,给他养老送终;给码头西街修路;帮助宋万一家;还了北山县花桥镇三哥刘秀执当年救济他的银子;在旧县救了三个孤儿,花钱托人养育;在沿江靠港的村庄里,给无儿无女的两个老人送终;当年的陈庄,他也托人给五爷爷五奶奶送过钱,给陈庆春、陈庆富送过药典书籍,帮他们认识山里能换钱的植物,虽然他并不知道陈庆富已经到了山里……
楚忠义做这些,只是想为楚囚的父亲赎罪。他相信因果报应,相信积累恶孽、或者积累善行,最终一定要报应到子孙身上,他知道楚囚的父亲恶孽深重,终将要有恶报,就想尽办法,尽自己所能,多做善事,来抵消这份罪恶,为他的楚囚积累福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