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匪性不改 (1 / 4)
第三十章匪性不改
赵大强那夜用字画和知府李之江交易,得以保全了性命。之后,他就在黄荡城里等待消息,没有多长时间,官府抓了赵六儿,判了斩立决,赵大强从暗中观察情况,那赵六儿竟然全部承认下来,根本没供出同伙赵大强,这样,赵六儿杀头后,赵大强就逍遥法外了。
朝廷发文到黄荡地方:除恶务尽。官府捕快在进山的地方日夜巡逻,不时到山峰的洞里查看情况,时间过了半年,山上也没有一个人进出,那洞里已经长出了荒草,也没有土匪的踪影,官府才收了布下的人手,独龙山剿匪宣告结束。
赵大强短时间内不敢回山上,等身上的钱花光,落魄潦倒之后,就在城里找一些体力活,他身高体壮,有的是力气,找体力活也能挣些辛苦钱养活自己。他在码头给人扛过包,在田庄给人扛过活,这样的日子过了不到一年。赵大强这些年靠抢劫为生,偷抢扒拿,不出气力,平白把别人的财富抢来自己享受,人一旦不劳而获成了习惯,哪里还能受得了辛劳?等剿匪的事情过去大半年,他不敢走原先进山的路,就从独龙山群峰的南边,翻过了崇山峻岭,找到了他的藏宝之处。
开始时,赵大强拿了一些银钱,就下山生活一段时间。出力气的活他不愿意干,轻巧的活需要文化,他又不能干,也没有个家庭,自己一个人住客栈,吃馆子,钱哪里经得起花?很快,就觉得钱支撑不了。他把剩下来的字画带了一幅,坐船到汉阳去试试可能卖了大价钱,但他又不懂文玩,找了一家古玩店,碰巧这家店是入行不久,不懂得他这个字画的珍贵,只是看他的盒子是楠木盒子,愿意出一两银子来买。
赵大强走在汉阳的大街上,自己跟自己说:“我再找一家试试,要是能卖一百两银子,我就卖掉,要是卖不到一百两银子,我就不卖了,拿回知府那里再问问。”
他找到一家叫“多宝斋”的古玩店,他只认得“多”和“宝”两个字,那个“斋”字他认不得,以为是个“齐”字,嘴里咕叽着:“齐宝多,齐宝多,这店可是姓齐的人家开的?店里宝贝多着呢,兴许能认我的宝贝,给我一百两银子我就卖给你齐家。”
进门看到一个伙计正擦拭桌椅,就跟伙计说:“去把你们老板叫来,我要卖这幅字。”
店老板就在帘子后面,听见声音,转过堂前:“客官,你卖的是什么宝贝?”
赵大强不知道这字画的价值在哪里,只知道黄荡知府当时愿意出一千两黄金买他的,就跟老板说:“我这里有一幅字,别人说值一千两金子,我也不要你一千两金子,你给我一千两银子,我就卖给你。”
老板还没看过他的字画,一听这人说话不靠谱,哪有自己压价压成这样的?一千两金子和一千两银子,价格相差好几十倍,哪有人卖东西,问人要七十块钱,然后说给我一块钱也行的?估计是个胡闹的主,心里已经有三分厌烦这人,看赵大强人高马大,也不想得罪他,就假装打开来看了看字画,眼光都没瞟,然后就盖上盒子,说:“客官,不好意思,你这个是赝品,我最多也只能给你三百文钱,还是看在你这个盒子的份上,多了,就不能给了。”
赵大强感慨:“真是货卖要家。原来那一幅画,有人愿意出一千两黄金来买,现在这幅,刚才那家还给一两银子,现在你这家连一两银子也卖不掉了。你这家古玩店也太能扯了,一两银子是一千文钱,你只给我三百个大钱,我扔大河里,也不给你了。”他又转念一想:“会不会我给黄荡知府的那一幅是真品,这一幅是赝品呢?反正我也不懂,不如我把这个还送给那个李知府,反正我又换不来钱,如果是赝品就算了,就算是真品,送给了知府,跟知府搭上关系,总有好处。”
所以,独龙山剿匪过了一年多,赵大强又将第二幅画带着,从老地方,翻过知府后院的院墙,进了知府书房旁边的厢房里等着。
独龙山剿匪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了,赵大强已经完全不担心官府的追捕,这个时候,他还来给知府送了字画,李之江觉得这人“盗亦有道”,之所以在江湖上能立足,做人信用上还是说得过去的,当时他承诺将来送第二幅字,现在果然送来了。自此,对赵大强不设防备,后院书房旁边的厢房里,窗子从不插上插销,赵大强若想进来,就从院墙上翻过来,直接从窗子里进入厢房,等夜里李之江书房只剩下他自己时,再过去和李之江说话,送东西。
字画送给了李之江,赵大强掂量着兜里的钱,不敢再住客栈大吃大喝,准备回山里凑合一阵再想办法。他依然不走原来上山的路,还是准备从山的南面翻越多座山峰进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