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姐弟情深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姐弟情深 (2 / 3)
        塔鲁:“你阿娘的事交给舅舅,我去找人,看看可有朝廷的八百里急件去那里,顺便给我捎一封信去到你爹爹的府衙,这下你放心了吧。”

        李单厚跪下来给塔鲁磕个头:“谢谢二舅舅”

        塔鲁又笑了起来:“这个小鬼头,就看你整你三姨娘那些招数,你可不是一般人,你还能从那么远的黄荡一个人来到京城,你将来前途定会超过你的爹爹。”

        夸完之后,命人收拾房间休息,交代了比李单厚年龄大上五岁的一个表哥带着他玩,又吩咐了一个仆人专门照顾他。

        若图的父亲虽然去世,但家里世袭的有爵位,若图的哥哥们才学一般,和平年代也没有军功,不能像他父亲在世时候进入一品大员的级别,但凭着家世总有些京城的职位,品级都是四、五、六品之类。塔鲁一直是三等侍卫,前几年恰好和和珅同僚,这几年和珅快速升迁,但总归有一段时间曾经相熟过,在一起喝过酒,所以有事也可以托他帮个忙。此时和珅已经官任吏部右侍郎,兼步军统领,得圣上重视,在朝中说话也有分量。塔鲁备了一些礼物,写好了书信,内容无非是单厚已经到京城,勿念等,下朝后到和珅府里来拜见。

        毕竟曾经相熟,和珅留下塔鲁,邀请了些两人都相熟的当年同僚一起,五个人喝酒聊天,当年同僚有人品级升得快,已经到从二品,有的升的慢,进了四品,像塔鲁这样不曾升迁的也有,这些人年龄跟和珅年龄相仿,都在二十大多,三十出头,在一起说话也有共同话题。

        说到正事,塔鲁拜托把家信随急件一起送去黄荡,立刻有人附和:“这也不完全算家事,这黄荡知府也是朝廷命官,也算政事,做这个不违规矩。”这事就说定办了。说到塔鲁七岁的小外甥自己独自一人来京城,大家都觉得这孩子太不得了,塔鲁就把李单厚怎样作弄三姨娘的事,借着酒劲跟大家说了,引得大家哄笑议论。不曾想,说者无意,听者留心,和珅现在吏部,就是管理官员升迁的,本来计划里李之江在黄荡满十年就予以升迁,现在一听塔鲁所说,这家伙贪恋美色,弄个小娇妻在家里玩,也不顾正妻的感受,也不顾儿子的反对,现在都逼到七岁的儿子千里奔走进京城,找娘舅的程度了!和珅心想:“我让你喜新厌旧,我让你耽于美色,回头我就把你李之江的名字,从明后两年升迁的名单里去掉,叫你在那穷山恶水的地方再呆十年。”和珅这时虽然并不是吏部尚书,但作为吏部右侍郎,又得圣上信任,做这点事,他也是毫不费力的,只需要把升迁名单重抄一遍,把李之江的名字不抄进去,漏掉就行了。李之江京城里又无靠山,也不会有谁来询问此事的。

        没想到李单厚这一趟京城,竟然把他父亲升迁的事搅黄了,这要是让李之江知道了,真会恼怒到要扒了李单厚的皮吧。不过,这事除了和珅,其他人也没人知道。

        李单厚在京城里,由表哥领着,到处闲逛游玩,塔鲁家的其他孩子看到和这个表兄弟一起,可以不用读书,整天都可以玩,就人人争着来陪他玩,弄得几个男孩甚至逃学出来陪他玩。

        老话说:“亲戚可以常走,但不能楞住”。意思是说:亲戚之间经常走动,互相看望,越走越亲,但是,亲戚之间不能到对方家住下来,一住就住很长时间,这样就是“楞住”了,楞住的后果,往往会导致亲戚之间产生隔阂,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就像李单厚,到了舅舅家,初来乍到,双方都新鲜,还没有什么问题,书信带到了黄荡府,李之江发回朝廷的公文,也夹带了给塔鲁的私信,内容无非“知悉孩子在舅兄家”,“望严加管束”,“将来有进京时日,即来接走”等等,就把孩子撂在这里了。

        人说“三不亲”,是说有三种人跟自己不亲,这三种人是“姑父”“姨夫”“舅舅的媳妇”,李单厚住在舅舅家里,他舅舅塔鲁开始的时候,还能经常见面问问他的情况,时间一久,就自顾自的喝酒玩乐去了,自己的孩子都懒得管,哪里还想得起来管李单厚这个外甥?李单厚的日常生活就全靠“舅舅的媳妇”,他的舅妈来管。李单厚整天游玩,带的塔鲁家的孩子们也逃学游玩,他的舅妈就非常不满,眼看到了冬天,孩子的衣服鞋帽都要重新添置。塔鲁官位不高,也很少有人送礼,靠俸禄生活本就不宽裕,现在又要给李单厚添置许多的冬季衣服被褥,他的舅妈就很不高兴了,隔三差五地跟塔鲁抱怨,要将李单厚送走,塔鲁不堪其烦,决定将李单厚送走。

        正遇到塔鲁相与的一个官员,要到济南一带任职,塔鲁知道妹妹若图的婆家就在济南,托了这个朋友,将李单厚带到济南,送他到自己的爷爷奶奶家生活。

        李单厚被送到济南城外李家村,一进了家门,李红婵就认得他:“你不是两年前和我打架的那个小狗吗?”

        李单厚上次来李家村,是父母兄弟一起来的,人多势众,胆子也大,现在他是一个人,被舅舅甩包袱,托人带到这里的,感觉自己像是个被人遗弃的小孩,无依无靠,来投奔这里,哪里还有气焰和红婵嚣张,苦笑着回答道:“姐姐,我那时候还小。”

        奶奶看孙子刚来,知道红婵不是个温顺的姑娘,就笑着对红婵说:“是啊,那时候,我们单厚还小,你是姐姐,比他大两岁,也不知道让着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