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节:去留决定(三)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节:去留决定(三) (1 / 3)
        公元一九六年,兖州牧曹操迎接当今皇帝陛下入主许县。

        许县府邸,会议大厅。

        偌大的会议大厅并不是想像的那般奢侈豪华,宽敞明亮是它的第一印象,简洁大方是它的主要格调。大厅的正前方有一张椅子,椅子上坐着一个少年,少年的左右两旁各有一个青年人,青年人肤色白皙,面无胡须。少年的眼皮子底下还站有两排人,他们穿戴汉服,赤脚,一脸的恭恭敬敬。这个地方像是会议大厅却又不像,因为站在这里的人很多,而且都是规规矩矩的,咋眼看去简直是一处小朝廷。

        陈登站在一处角落里,随同众人齐齐地鞠躬低头。

        徐州的使者陈登虽然并不是第一批来到许县的使者,不过幸好他没有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曹操迎接皇帝陛下早已不是甚么传闻,待他迎接这一位尊贵的天子,并为他打理好一切后,皇帝陛下便决定加封曹操的官职,以表他对自己的效忠。

        陈登轻轻地抬起头,便见会议大厅的正前方端坐一个人,那个少年。他大约弱冠的年龄,一袭皇袍,头戴皇冠,面目稍显稚嫩,然而双眼却透出一丝沧桑。他的肤色有些苍白,可是他的神色却十分高兴,他的脸蛋有些红润,看上去分外精神。陈登默默地注视那个少年,心想:哦,那便是皇帝,那便是他们的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讳名刘协,字伯和,又字合。他原是汉灵帝第三子,初封陈留王。公元一**,汉灵帝驾崩,刘协的兄长刘辩继位,即后来的汉少帝。当时的朝廷发生一场动乱,西凉刺史董卓趁机进京,认为少帝刘辩之才不如陈留王刘协,于是废少帝另立新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自封丞相,残害生灵。天下大乱,关东群雄起兵讨伐董卓然而未果。公元一九零年,董卓下令毒死少帝,焚烧洛阳,迁都长安,新任皇帝陛下刘协便开始了囚禁生涯,即便董卓死后,他也没有得到解救,而是继续被董卓的旧部“挟天子而专政”。

        如今一切都得到回报,皇帝陛下趁着董卓的旧部在司隶州火拼,于是带领朝中大臣立即南下,想要远离战乱,适时兖州牧曹操伸出援助之手,前来救驾。

        不是没有想过曹操此人会像董卓他们那般软禁他,不过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他的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尽管与历代皇帝的待遇差之千里,然而此时他却心满意足。年轻的天子现在正襟危坐,环俯众人,众人俯首称臣,那一情景仿佛皇权重归。

        会议大厅鸦雀无声,聚集许多大臣,他们俯首,听着前方有一个尖细的声音徐徐宣诏。前段大部分是赞扬曹操的,从他的出生到他的长大,从他最初的官运到他现在身为兖州牧还能一心想要效忠于大汉,众人其实听得有些麻木,却还是露出一副副感恩自豪的模样,他们总算熬到末尾,只听那尖细的声音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兖州牧曹操护驾有功,特封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钦赐!谢恩!”那个“恩”字拖得老长。

        “谢陛下!”一个铿锵有力的回复荡漾在众人的耳边,却是曹操上前受命。陈登眨了眨眼,细瞧那曹操,只见那人肤色黝黑,一身汉服,其貌不扬:他的个头不高,却很有气势;他的面容并不俊朗,却十分端庄。他在众位大臣的面前,正式加官进职,封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

        这一刻,来自各州的使者都睁大了眼睛,似乎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尽管不是所有人知晓未来曹操会发生甚么重大的变化,但是他们隐约感到了不安。

        陈登眯了眯眼睛,悄悄地环顾众人的脸色,只见皇帝陛下那一派的众位大臣面色激动,而兖州牧曹操那一派的武将谋士却是面无表情,再瞧瞧各州的使者,或是眼含羡慕,或是微露不屑,或是低头瞧不见神色,或是一脸的平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