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节:吴普来信(三) (1 / 3)
“……师傅,弟子吴普跟随周公子等人前往丹阳县,……后闻前任下邳相笮融驻扎于云阳县南,我等随周公子前往,……终以报得父仇……”
一封信上,洋洋洒洒地记载了吴普等人的所遇经历。
……还记得两年前,正是公元一九四年,兖州牧帐下的鹰扬校尉曹洪前来豫州沛国的谯县征招粮草兵,华佗的药童焦二差点被强制征了过去,幸得华佗自愿代替,尔后在华佗、小童、黄忠三人带着谯县数百粮草兵跟随曹洪等人前往鄄城运输粮草后,吴普、李泳、周瑜、焦二和他的母亲则是一同前往江东。
战乱时期,总有流民大量地从北方迁往南方,南方相对安稳,虽然也有战争,可至少要比北方的混战要少。吴普等人离开谯县后,便遇上大量流民。
“吴师兄,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呀?”焦二抬起头,一脸迷茫。两个月前,焦二还未满十五岁,并没达到朝廷指定的征兵年龄要求,如今一路的颠沛流离,使得焦二早已错过人生中最重要之一的弱冠之礼,不过焦二出生于贫寒人家,即便不在外头流浪,亦没法举行那项礼仪。
他青涩的面孔看向周围,周围是数不清的流民,他们是征兵或战争时逃窜的穷苦平民,他们忍痛离开故土,放弃原有的房地,把值钱的物品装载在板车上,便一路地拖拉向南方迁走。
这些平民被逼无奈,他们多是些粗壮农夫,女人和孩子通常坐在板车上,被农夫们推动而走,年迈走不动的老人滞留在故土,默默地看着他们离开。流民们佝偻身子,一身青色粗布长衣和短裤,打有补丁,沾有灰尘,他们满面萧瑟,望着眼前漫漫长路,默默地朝前移动。
“焦娃子,我们是要去南方。”吴普淡淡地回答。
“去南方?南方在哪里?”谯二满脸的不解。
事实上,焦二成为周瑜的书童后,只知道要离开谯县,却从未想过之后该去哪里。
“公谨家在丹阳县。”周瑜微微一笑,“先回去丹阳,再说其他事罢。况且焦二你还小,先在丹县安顿下来也不迟。”
他很小么?他不小了罢?焦二望向周瑜的面庞,发现其实他并不比自己大多少。
周瑜很年轻,很英俊,他不过及冠之龄,却比自己要高出一个头。
周瑜一袭白色绸衣,衣边镶嵌银色边条,背上有一把古琴,腰佩一柄宝剑,他身姿修长,有一副剑眉,一双俊眼,鼻梁英挺,嘴角含笑时,总是一脸的从容不迫,让人的视线无法从他的身上转移开来。
“是啊,早些到丹阳县,也好早做准备。”李泳听罢,忍不住地插口。此时的他心中对笮融充满恨意,就是他杀害了自己最敬爱的广陵太守赵昱!他无时不刻想杀掉那人为赵昱太守讨回血债!但他恨归恨,心里却明白得很:身边还有妇孺,因而绝对不可以把他们牵连到,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他们先找到一个落脚处,把妇人、小孩安顿好,再去打探笮融的下落。李泳是广陵郡人,和吴普算是同乡,他的相貌虽然平平,却有一副浓眉大眼,体格也算魁梧,给人一种厚实之感。
“是。”焦二看了一眼李泳的脸色,似懂非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