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萤火微光(一) (1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节:萤火微光(一) (1 / 9)
        不声不响,已走过三天,再回头,已是望不见故乡的踪迹,若是往常这般时候,大概已是在等待他们归来罢?一张张吵闹的脸庞浮现在脑海里,看到归来时的人必定会如此絮絮叨叨:「回来了!终于回来了!不早了,还不去洗洗……」

        晴空万里。

        从豫州沛国的谯县北上,路经梁国的雎阳县,再顺雎水到达宁陵后,便已快到达了兖州的边境。青草渐渐地浓郁起来,树上的枝叶也从淡淡的新绿变成了苍苍的深色。走在一条笔直的小径上,呼吸空中已有初夏的味道,耳边的知了在鸣叫,午后的艳阳似乎把路两边的田野烤出了味道,一股芬芳和软的热气倾泄,迟迟未散开来。

        一望无际的麦田,一块连接一块,黄中泛着金色,厚实的麦穗即将熟透,原野像无风的大海,插在中间的油菜田,如同海面上方的飞鸥,一片深绿的显眼。沉甸甸的油菜杆子,把过于高大的秸秆压得弯了下来,黄绿的波浪,此伏彼起,看得来人心花怒放,只有那低头寻见的田间青嫩蟿螽偶然在这片领域中窜跳几下,发出几声不协调的鸣音,方才让他身后的多数人不由地皱起了眉头。

        他心中窃笑道:好,便是这里了!

        他回头,陪同在他身后的是二十名亲兵,亲兵身穿褐色皮甲,个个魁梧黧黑,精明干练。他们的身后跟随一支队伍,一支五千余人的粮草兵,粮草兵的穿着参差不齐,多为粗布灰衣,老幼皆有,一眼便知是一群来自四方各地的贫苦农民。

        他们多是出自于豫州沛国的各县,尽管沛国总共二十又一县,然而身为豫州治所的谯县的人数却最少,才百余人;其次是沛国的治县:相县,占五百来人;剩下的便是其他县招募而来,人数基于平均,也就千余人。

        这些来自不同县的粮草兵中,似乎都有各自的领头,他们多是些彪壮的中年壮汉,然而来自谯县的却是一个老头。

        是的,是一名老头,一名精神爽朗的老头。

        老头一头白发,胡须老长,他内穿深青色衣袍,外套一件无袖的陈旧布甲,腰间挂了个金箍铃,左手拎着一只灰色的行医木箱,身后背着篓子,篓子上居然还带着一个睡着的婴儿。老头看上去一点不像是一名士兵,倒像是赶脚的货夫,显得实在不伦不类。

        他眯起眼睛,显然对老人的高龄十分不悦。然而,当他目光落在老头身边的那名壮汉后,又把不满吞回肚里。

        老头的身边还有两个人陪同,一壮一少,壮汉一身灰衣掩不住他体格的强健,十分的沉稳机智,少年一身粗衣也遮不住他双眼的灵动,十足的活泼好动。

        这老头,便是谯县颇有名声的郎中——华佗,字元化。那壮汉就是那天羞辱他的黄忠,字汉升,而少年便是华佗的徒弟,小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