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战端再起(五)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节:战端再起(五) (1 / 2)
        沿着涡河往左走,就是来时的小路。烂熟的春光,带着沉酣的和热,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河两岸的杂树枝头,树下已经干涸了的泥沙地面,都罩着一层嫩绿的绒衣,调皮的春风吹过,便闻到一股清新的香味。

        经过泥云店往南,走在去谯县的官道上,路两排是清一色的树,勾勒出一条笔直的大道,那方向通往谯城县的东门,而北门就是去往华家村庄的路。

        走近东门,静幽的小路开始热闹起来。三三两两的小贩们摆放各式各样的玩意儿,玩意儿几乎都是一模一样,有头钗,有胭脂,有风车,还有其他的小饰品,几乎都是女儿家们的装扮物,小贩们的叫卖词也没有甚么区别,无外乎“过来看看”,“咱家的便宜”,或是“看看啊,这多么漂亮,买一个送给心上人罢”甚么的。

        在东门口,城门虽然是开着的,但是那里极其安静,因为那里至今还没有甚么巡逻士兵在城头守着。

        虽然天下还是不太平,但是谯县的治安还是比较稳定的;虽然没有官府,但是谯县好歹是某个诸侯的故乡,人们过得还是比较舒坦的。谯县大街上颇为热闹,一群人不是在吆喝着货物,就是在闲逛;茶楼里的大多都是些富贵家的奴仆,或是一些走累了的老爷们,他们在文雅地饮茶,眯着眼睛享受这难得悠闲的时光;书院里的孩子们在老夫子的教导下,大声念着《三字经》,隐隐约约地,听不甚清;画馆里的佳人们纷纷抛头露面,引得一群才子们争锋相对……

        与别处的不同,谯县真是太平呵!周瑜心想。

        小童等人穿过人潮,看着众人的惬意的脸,决定暂时不回华家庄,而是到处走走。

        谯县不是很大,有四个大门,城北十里便是小华庄,二十余里是宋国旧都;城南四十余里是张牌坊村,那里有个华庄堌,华庄堌往北二里便是清水河;西城可达鹿邑;东通涡河。谯县的四周分布的是田野,农民赖以生活的场所。因四个城门把谯县分成四大块,所以谯县也严格按照四块区域划分:北边是居住的多为仕族官僚,例如在谯县颇有影响力的曹家、夏侯家;南边是平民区,相传那里还曾有伟人遗迹,比如说希夷故里就在平民区的东南面;西边是市集,百姓养家糊口的地方;东边是书院,集结文化之地;而中间则是驿站。

        越往里走,人就越多,最后他们走向北门的路口时,竟有好大一群人在挤挤推推。小童好奇,率先从人缝隙中钻进去,顾不得推倒一人,叫道:“啊,是布告!”

        布告?周瑜、吴普、李泳、黄忠迟疑了片刻,也挤了进去。

        谯县北城门口的墙上贴着这样一个告示:

        「布告

        曹公,字孟德,兖州牧也,为民之再生父母,今大汉逆贼吕布偷袭兖州,兖州危急,即日起三天内特此招募粮草兵五千,十五岁以上者皆需应征,凡应征者,可免受赋役,得丰厚赏钱!」

        “这是……?”李泳瞪大了眼睛。

        周瑜皱眉,沉声道:“这是征兵告示,看来曹公的处境相当不妙啊。”

        “这是怎么回事?曹公是谁?是那个当年在官署门口造了十多根五色棒以维护治安的洛阳北典军校尉?”黄忠因家住荆州,对外面儿还不甚了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