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徐州始乱(四)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节:徐州始乱(四) (1 / 5)
        徐州,琅琊国,琅琊县。

        琅琊县的黎明静悄悄:小草从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周围的树也从冬眠中醒来,一声不响地,缓慢复苏。一年四季在于春,琅琊县的春天本该生机勃勃的——仔细地一看,不难察觉经历了去年的一场屠城,琅琊县早已生灵凋敝,人去楼空,完全没有恢复过来。

        琅琊县变成了一座空县——一座空的、破败了的县城:高大的城墙塌,左一个缺口,右一个洞口;城楼上插着一杆白旗,斜斜地;城门半掩地关着,孤伶伶地;房屋坏了,有些没了屋顶、门窗还算是好的,更多的是一片丘墟;田地里一团狼藉,好好的庄稼被糟蹋,稻苗全被折了……

        琅琊城被群山包围,附近经过的泗水河清澈见底——大概也只有河里的小鱼才是这琅琊城最无忧无虑的了。天还没亮,鱼儿在浅水的枯叶下休息,偶尔地露出水面冒个小气泡,又悠哉悠哉地回到了枯叶下。倏地,鱼儿们不安起来,一起游向了河底的最深处。

        鱼儿们是听见了地面传来整齐的步伐的声音波动才游动的——果然,远远的,就有一支嘈杂的军队在往琅琊城的方向前进。

        领头的是一个其貌不扬的中年人,肩披白袍,身穿白铠,骑着黄马。胡须不长,眼睛不大,个头不高,小麦皮肤……此人正是去年年底攻打徐州的兖州牧曹操。

        在他身后依然跟着两位器宇轩昂的骑马将领——曹仁和于禁,还有那名体格彪悍的大汉典韦。

        此时,曹操不甘心一伐徐州因缺粮失利,便来二伐徐州,仍以替父报仇名义!

        在他的身后,依然还是那支一望无际、已经见过血了的士兵,唯一不同的是这支士兵精锐比上次更强,数量也比上次更多,唯一让人惊愕的是这次士兵们不是一脸杀气腾腾地赶着路,而是一脸不耐烦地赶着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百姓!

        这些老百姓皆是曹操挥军南下去往东海国郯县路上遇到的无辜人——他们本与曹军无仇,错就错在他们是徐州人,错就错在他们是徐州牧陶谦的百姓,而陶州牧正是曹操的杀父仇人!

        士兵们像赶鸭子似的用大刀抵着那群毫无反抗的老百姓,那群老百姓的脸上满是绝望与悲哀,无声地哭泣。每当有人走不动时,就会有士兵不停地低声催促:“快跟上,快点!……喂,不准落下!一个人也不行!别愣着!……”那群老百姓们行走的速度反而更慢了。

        于禁有些看不下去,他正想拍马上前劝谏,却被曹仁不动声色地拦下了。曹仁用警告的目光看着他,于禁转过头,有些不忍再看下去。

        曹操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那些受折磨的老百姓,嘴角勾起一缕解气的笑容。随后,他看到了没有士兵的琅琊城,像是想到甚么,沉下了脸,冷冷道:“就这了!”他指的是琅琊县的泗水。

        人们的脸上无可避免地流露出真正绝望的呆滞表情——所有的老百姓尖叫,开始向四周散开,想要逃跑,曹军煞气地地用刀指着他们,让他们一动也不敢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