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彭城风云(三)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节:彭城风云(三) (1 / 4)
        太阳渐渐下山,晚霞映红了半山腰,彭城县的地摊商们收拾着货物,忙碌了一整天的彭城人也纷纷赶回家去。

        秋风吹起,吹起阵阵寒风。一望无际的萎黄草地上,突然出现了一杆绣有“曹”字的白旗,随后一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军队缓缓朝彭城的方向走去。

        这是一支能征惯战的步兵。

        士兵们人高马大,虽然一路风尘仆仆,但一脸凶神恶煞。他们穿着熟牛皮制成的皮甲,佩带着统一的大刀,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在空旷的草坪上显得犹为肃穆。

        领头的是一个骑着黄马的中年人,头戴白巾,身穿白铠,肩披白袍。中年人个头不高,胡须不长,眼睛不大,国字型脸,麦色皮肤。他的双眼迸出复杂的神色,正死死地盯着远方小黑影似的彭城。

        此人就是宦官养子之子——就任兖州牧的曹操,字孟德。

        他身后跟着两位器宇轩昂的将领和一名体格彪悍的大汉。大汉旁边有一辆马车,马车上坐着一个人,一个病弱的文士。

        四个人一眼望去俱是与众不同:最左边的年轻将领与曹操最是亲密,他姓曹名仁,字子孝,是曹操的族弟;在他旁边是年龄稍大一点的于禁,字文则,青州黄巾军破兖州时跟随曹操的外姓第一将,也由此,曹操才得以收编三十万的青州兵,从而稳固扩大了自己的地盘;右边的大汉双手各持一柄漆黑的铁戟,典韦,无字,陈留己吾人,外号“古之恶来”,是几个人当中最魁梧的;最后一位是马车上的那名白衣文士,三十多岁,身材修长,面目清朗,眉宇间虽透着智慧,但是双眼却有些黯淡,他就是戏忠,字志才,曹操最倚重的谋士。

        几位谋士武将们的身后是一名身穿“袁”字皮甲的骑马将领,他带着数千清一色骑兵,跟在骑兵后面的是一支押运粮草的辎重军,然后才是一字龙型的正规步兵军队。

        现在应该是让士兵们作息的时间,但是曹操却没有发话。在场的几个聪明人也没有开口——都知道此时的主公心里是极度暴怒的,谁也不好触动他。

        曹操的父亲原是当朝的太尉曹嵩,听说是因为当时的朝廷公开卖官。公元一**,西凉刺史董卓进京废少帝立献帝,倒行逆施,天下大乱。典军校尉曹操先是曲意迎奉董卓,尔后刺杀董卓失败,随即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在兖州的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响应东郡太守乔瑁号召关东诸侯共伐董卓,然而未果。曹操起兵曹嵩不肯相随,老人家带着曹操的弟弟避乱于徐州的琅琊。前不久,当曹操迎接父亲时,竟得知父亲在徐州势力范围内遇害,而凶手就是陶谦派去的张闿。据说那张闿原是黄巾起义时的一份子,他见财起意,在泰山华那边杀了曹嵩。事发后,作为当事人之一的陶谦却甚么表示也没有,这才使得愤怒得失去理智的曹操决定攻打陶谦——为父报仇!

        谋士武将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放在面色有些苍白的曹仁身上——也是,曹仁与他的主公曹操是族兄,俩人的关系在外人眼里自是亲密无间。

        曹仁咬了咬牙,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前提醒:

        “主公,距彭城还有五十里,是否让吾军人马扎营作息?”

        “嗯,也好,子孝,告诉大家,今天就整顿歇息罢。”曹操很快地挥手表示赞成——事情顺利得让人大感意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