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九章 洞察 (2 / 5)
我接过话,对邓属道出心中所思:“自我入长安以来,大大小小也经历了一些事,从开始鱼弘志打算讨伐河朔,李德裕极力驳斥;到后来立太子,李德裕抽身事外;再到后来,长生堂案发,李德裕是朝堂上唯一从始至终都要求严惩的人······种种迹象皆可看出,李德裕并不想介入鱼弘志和饶阳公主的权力之争。”
“小先生说的好像在理,那李德裕在朝中又在争什么呢?我看他也没有闲着呀!”马新莹拖着脸,歪着脑袋问我。
“嗯······”我想了想,对马新莹回道:“表面上看,桩桩件件的事,李德裕似乎都在为自己的势力争斗。可仔细想想,李德裕的那些看似合理的争斗,其实都是在维护一些东西,一些身在漩涡中的众人早已忘却和不在乎的东西,比如事物的公正、朝政的长久等等。”
马新莹依然歪着脑袋,问我道:“我咋没看出来?何以见得呢?”
“若他真的醉心于权力争斗,怎么会放任崔珙被贬,而没有挽救呢?你想想,倘若崔珙是鱼弘志或者饶阳公主的人,会这么轻易被贬吗?宋滑盐铁院亏空九十万贯,虽是崔珙手上的事,却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是崔珙贪墨的。而保护刘从谏家人,就更不是什么不能挽救的罪过了。当时只有几个人的口供,口供这种东西,又不是很难改的。”我对马新莹继续说道。
这时邓属在一旁接过话道:“先生这样一说,还真是这样。牛李党争了几十年,按说作为李党的领头人,李德裕执政当更多提拔门荫入仕的世族子弟,可这些年来,他在科举士子中的口碑却水涨船高。”
“是啊,他若真的醉心于党争和权斗,就不会让牛党的白敏中当上兵部侍郎,统管兵部事宜。虽说李德裕被陛下重用以后,贬黜了不少牛党中人,可细数起来,那些人或能力不足,或品行不端。若真细究,当初鱼弘志极力促成白敏中权知兵部的时候,李德裕本是有机会阻止的,可他却没有那样做。我想这背后,不仅是因为白敏中确有才干,还因为当时饶阳公主在六部中的势力日益强大。李德裕纵容白敏中上位,我想可能更多是为了平衡朝中局势。”我对他们二人分析道。
马新莹看着我,又问:“那,会不会李德裕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平衡各方势力呢?”
“姑娘这样一说,似乎确是如此!我好像有些懂了···”马新莹的话犹如醍醐灌顶,让我有所顿悟。随后我抑制不住欣喜,对他们二人说出心中所想:“李德裕所做的一切,或许所有出发点都是为了朝局的平稳。自李德裕被陛下重用以来,常让人觉得他独断专行、排除异己。实际上,这些都是不得不为。陛下登基之初,仇士良大权在握,又经历过文宗朝的‘甘露之变’,朝堂上正直而有能力的朝臣本就所剩不多。若李德裕不独断专行,就无法震慑朝臣,不排除异己,就不能让朝堂上下一心。如此推测,饶阳公主得势,似乎也是李德裕和陛下故意让饶阳公主出来对抗仇士良的。后来仇士良倒台,李德裕和陛下又暗中帮扶鱼弘志,让鱼弘志和饶阳公主斗起来。”
“那他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邓属憨憨地问道。
我看他憨厚的样子,笑道:“呵呵,这样不仅能维持朝局的稳定,而且陛下和李德裕所制定的政令都能更有效地推广下去。”
“为啥呀?”马新莹追问道。
我喝了口粥,悠悠地回道:“因为只要有两股势力在权力上争地不可开交,那么在李德裕和陛下制定政令的时候,倘若这两股势力其中有一方反对,另一方为了制衡对手,必然会坚决支持。这样,再加上李德裕原本在朝堂里培养的那些势力,就能让制定的政令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并且在政令下发以后,两股势力还会互相监督。这就是陛下和李德裕的制衡之道,也是维持陛下和李德裕这些年来平稳施政的基础。你们想想,当初讨伐泽潞,到后来大举灭佛,这些必然会触及一大帮人利益的事,陛下和李德裕却能稳如泰山的推行下去,若非有这种制衡的存在,他们又如何能做到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