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文 第四十四章 东吴的谋略 (1 / 3)
长江自冲出三峡之后,以排山倒海之势,奔腾呼啸一泻千里,汹涌澎拜地流入江淮平原,然后在这里转个了近乎直角的大弯,浩浩荡荡地扑进了大海的环抱。东吴的国都建业,就坐落在这长江的转弯之处。
建业(今南京)古称金陵、秣陵,北有坦荡辽阔的江淮大平原,东有富庶秀丽的长江三角洲,南有烟波浩淼的太湖,西有冈峦起伏的山岭。它外有滔滔的江流环绕,内有错落的山丘环抱,秦淮河像一条玉带横穿城中,玄武湖像一块明镜摆放正在城边。城内山地、丘陵、平原、河渠和湖沼星罗棋布,纵横交错,雄伟多姿,昔日诸葛亮赤壁之战出使东吴时,也不由地惊叹“龙蟠虎踞,真是帝王之宅!”
建业得天独厚的地理形势和优越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如今,这座重镇的主人便是东吴大皇帝孙权。
孙权继承父兄之基业,励精图治,独霸江东。尤其是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孙权的地盘大为扩展,根基更加稳固。为了争夺天下,孙权审时度势,将国家治所(都城)迁到秣陵,在石头山上修筑了“石头城”,并将秣陵改名为建业,以示其建功立业、称霸天下的雄心壮志。
此后,孙权为了和刘备争夺荆州,曾一度把都城西迁至武昌,抵近前线督战。后吕蒙白衣渡江大败关羽、陆逊火烧连营击溃刘备,荆州的形势得以稳定,孙权在武昌登基称帝,建立大吴,并把国都再次迁回建业。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已经形成,吴国占有三峡以东、长江以南的广东地区,根基牢固,孙权便开始兴修都城。新筑的建业城周长二十余里,左有钟山之险,右有石城之固,雄壮一时,成为了可与魏国洛阳、蜀汉成都相比的天下大都会。
说起孙权,论用兵,不如曹操,论仁德,不如刘备,但是要说屈身忍辱,审机察变,孙权有过之而无不及。先结刘备以抗曹操,后悖义负汉,忍勾践之辱,屈身事曹,称臣于魏,后又再结援于汉,左右摇摆,唯利是图。
孙权有勾践之志,也有英杰之气。人言有雄才,礼贤下士,知人善用。授周瑜于危难,纳鲁肃于凡品,拔吕蒙于行伍,任陆逊于无名。当此之时,孙权麾下谋臣如雨,猛将如云。武有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十二虎臣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等,文有江东之望张昭、诸葛瑾、顾雍、步骘、潘俊、吕范等重臣。于是破操赤壁,禽羽荆州,败备夷陵,此三者都当世雄杰,皆摧其锋,遂成鼎立之势,就帝王霸业。
孙权性格多猜忌,果于杀戮,又勇而好斗,曹操既死,丕、叡继世,孙权以为中原有可图之机,便屡屡北伐。但是权之名将已死丧且尽,东吴又多水军,不擅陆战。所以前后数次攻魏,都无功而返。此次魏蜀洛阳大战,双方都遣使通好孙吴,邀其夹击。两国使者到来后,孙权便紧急召集文武商议此事。
东吴都城建业太初宫中
孙权抖了抖手中两封使者书信,巡视着台下众人,问道“如今魏蜀两国都来求援,前线诸众将纷纷上书请战,众卿以为如何?”
台下一时议论纷纷,此时东吴朝廷,虽然失去周瑜、鲁肃、程普、韩当、甘宁等文武重臣,但仍有一批贤臣良将。
文臣之首为江东之望、辅吴将军张昭、另有丞相顾雍、大将军诸葛瑾、骠骑将军步骘、太常潘俊、卫尉严畯、侍中阚泽、太子太傅吾粲、尚书仆射薛综等。
武将之首当属上大将军、昭侯陆逊,另有车骑将军朱然、卫将军全琮、前将军朱桓、左将军朱据、镇北将军孙韶、安南将军吕岱、平东将军凌统、平南将军丁奉、奋威将军张承、抚越将军诸葛恪等。
丞相顾雍率先说道“臣闻兵法戒于小利,诸将求战,都是想邀功名而为其身,不是为国家着想,陛下不应该听从。”
孙权听后沉默不语,过了一会转头望向张昭,问道“张公有何见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