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八章 刘禅的决心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文 第二十八章 刘禅的决心 (2 / 3)
        众臣闻言皆大骇不已,唯大司马蒋琬镇定自若。

        刘禅见状,遂问之曰“大司马如此镇定,难道已有破敌良策?”

        蒋琬对曰“臣不才,实无良策。然臣知丞相派杨司空回朝,必定已有对策可当面奏报。”

        杨仪大笑曰“知丞相者,大司马也。丞相的确早有对策

        第一,魏国后方未平,北有公孙渊,南有孙权,魏军欲速战速决,而我军可以逸待劳,遣使邀二国共击魏军。

        第二,魏军可战之兵非西北、荆扬、幽州莫属,此皆边境久战之兵。今西北已失,荆扬、幽州为防孙权、公孙渊必不肯轻动。因此,魏军号称百万,所将之兵,不过二十五六万,且多是中原屯田、新募之兵,而我军亦有十数万,皆久战之士,兼之连战连胜,士气旺盛,可以一敌三。由此可见,魏军其数虽多,不足惧。

        第三,魏军五路并进,如我军各路分兵拒守,恐被各个击破。今若集中兵力于紧要关隘,挫敌于城下,待敌士气消弭,粮草不济,可一战而胜。五路当中,东面虎牢关与后方蒲津渡最为紧要。虎牢关已派大都督魏延、镇西将军关兴、安西将军关索领兵二万镇守,蒲津渡已派安南将军霍弋、平北将军黄崇领兵一万驻守。”

        刘禅听罢,又惊又喜,曰“相父真乃神人也,顷刻间即可退敌五路大军,有相父在,朕无忧矣!”

        “只是”杨仪欲言又止。

        刘禅曰“可是相父还有何见教?杨司空但说无妨。”

        杨仪再次跪拜曰“丞相有言,蒲津渡连接关中,关中重镇非长安莫属。今长安新得,民心未附,恐被魏军煽动,郡县有反叛之志。如若长安有失,则我军失去西北根基,全盘皆输。因此,长安绝不可失。而长安之事,非”杨仪顿了顿,曰“非得陛下御驾亲临,令将士皆效死命,则西北镇服。不如此,不足以定长安!”

        杨仪又将诸葛亮人员部署一一道出。

        众臣闻之皆大惊,议论纷纷。

        “这”刘禅面露疑难不言。刘禅自长于成都,未尝离境,今去长安路途遥远,又兼吉凶未卜,实难决定。

        “陛下不可!”尚书令陈震出列报曰“陛下万金之躯,怎可亲临前线。且长安民心未附,如若州郡反叛,岂不陷陛下于险境?此事万万不妥!”

        尚书左仆射李福、尚书右仆射姚伷亦出列附议。

        刘禅见太仆郭攸之未言,问曰“太仆以为如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