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完美的爱情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完美的爱情 (1 / 3)
        什么样的爱情是完美的爱情?

        有人想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说明这个问题,譬如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斯坦伯格。

        他出版了一本名叫《爱情三元论》的书,认为爱情是由三种成分构成,它们分别是亲密、激情和承诺。

        按照他的说法,三种成分的排列组合,就能构成不同种类的爱情。

        如果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只有亲密,那叫喜欢;如果只有激情,那叫迷恋;如果只有承诺,那就该叫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显然地,这三种关系都与完美的爱情相去甚远。

        有的人只在乎过程,不在乎结果,这种关系或许就只有激情和亲密,没有承诺。

        有的人把婚姻看成是爱情的坟墓,因为正是这种埋没在柴米油盐酱醋茶和七大姑八大姨底下的两性关系,让彼此只保留住了亲密和承诺,丢失掉了爱情中必要的激情。

        还有一种只有激情和承诺的关系,因为根本没有亲密可言,以至于生理的冲动战胜了一切,当肾上腺素激素爆表的时候,哪里还记得当初的承诺。

        这些关系如果非要叫爱情,也不过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上的海市蜃楼,梦幻泡影而已,倘若在这个过程中能真正获取到快乐则罢,如果连短暂的快乐都没有,那就能够叫作死。

        斯坦伯格觉得完美的爱情是亲密,激情和承诺三者皆有的状态。

        专家说得很有道理,但我并不觉得爱情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真的可以量化来衡量,计量统计学在意识形态里面应该是失效的,至少不可能完全凑效。

        构成人类产生各种各样情感的因素有太多,不同的个体对于不同因素的反馈又可能完全不一样,不是说肉包子在狗面前就一定有去无回,万一那只狗根本不饿呢?又或者那只狗生病了?再或者这是一条训练有素的狗,主人早就让她学会了不随便吃陌生人丢过来的食物……

        总之,爱情是千头万绪的,人们通常思维模式下的最佳组合,不一定就是完美爱情的典范模式,就如同一个帅哥不一定会爱上一个在大部分人眼睛里是同样级别的美女一样。

        我所想要的完美爱情,是势均力敌和彼此治愈。

        势均力敌,谁也不欠谁,谁也不拖累谁。

        彼此治愈,把对方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时刻挂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