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 第五十一章 杀一儆百 (1 / 3)
日本人并非不想打开明孝陵的地宫,但是当务之急,是要先打开明城墙。
看着500个劳工每天并不着急地工作,小村能够理解,毕竟这些人心里悲苦,加上一个多月来营养不良,又担惊受怕,体能的严重下降自然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低下。
但是,大野龟四郎却认为中国人是在有意磨洋工,并且认为,劳工们每天一顿中饭是日本军方提供的,中国人越慢也就越有敲诈大日本皇军的嫌疑。
大野越想越觉得自己正确,情急之下,他不顾小村的阻拦,竟然带着一队兵士离开自己的指挥部,气势汹汹赶到了工地上。
这日天气不佳,低垂的乌云仿佛就在城墙上不远处,压得人直喘不过气来,加上空气湿冷,越发让人不舒服。
大野阴沉着脸,带着人顺着已经初步清理出来的步行道上了城头,身后的士兵没有他便捷,原本个子就普遍偏矮,再端着一把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着实不方便在城墙缺口处登城。
大野不管不顾,闷着头走在最前面。两边的劳工沉默不语,按照原来的节奏干活,似乎大野一行人并不存在。
赵昆仑近几日一直带着劳工在做“修复”城墙的工作,但是,这项工作看上去容易,其实做起来很难。这一段面积并不大的城墙很有意思,里面的砖是一块一块干码上去的,而外面的一层是带着灰浆砌起来的,这样就天然形成了两个分层,与其说是当时日军攻城的炮火直接轰掉了外面的一层,还不如说是上下左右的墙体崩塌带动了这一块墙皮的塌陷。
赵昆仑也在其余断墙处试着找寻了几回,均没有发现有这种现象,很显然,在数百年前城墙督造官员的严格督查下,工匠们在这里如此做,一定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南京人几乎都知道,明城墙墙砖上一律刻着一大串名字,从督造此砖的各级各类官员直到普通匠人,一旦问责,一个都逃不了干系。在如此严格甚至苛刻至极的问责体系下,竟然还有人明目张胆“做文章”,难道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不要命了。
要知道,埋在明孝陵里的那位主可是一惯心狠手辣、杀人如麻的,要是在他花费无算、历时数载才建成的赖以保卫首都安全的城墙上使奸耍滑,那可不是杀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很有可能被阖族抄家问斩的问题。试想,当时是大明王朝刚刚建立、方兴未艾的时期,国人中又有谁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此行事呢?
何况,众目睽睽之下,光凭几个人可能也是捂不住这桩事情的,再说,朱元璋统治下的王朝,还设有专门的**锦衣卫,朱元璋为加强其中央集权统治,特令锦衣卫掌管刑狱,赋予其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专门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这也就是最早的秘密警察!有他们这些皇家豢养的鹰犬走狗在,相信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不会被知道。
一旦泄密,杀一儆百恐怕都是最轻的,很有可能,是要制造一两个开国以来最具轰动效果的大案要案的。
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样的安排原本就是政府有意为之。
一想到这里,赵昆仑不禁打了个寒颤。
五百多年前的古人真的如此费尽心机吗?要知道,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全部完工于1393年,当时动用了全国五省二十八府,一百五十二州县共28万民工,约35亿块城砖,历时达27年,才最终完成了大明王朝都城四重城垣的恢弘格局!而要在这些看似毫无二致清一色的黑灰色城墙砖下找寻到这些明显是预留下来的“隐形”城门,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