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八章 密道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 第八章 密道 (1 / 4)
        1937年11月24日主动出任首都卫戍司令长官的指挥官犯了个大错误。作为中方南京保卫战的最高指挥官,他声称要与首都共存亡,下令封锁南京通往江北的道路,销毁渡船,从而使得大量平民不能撤离。接着又在未组织任何撤退的情况下于12月12日下达弃城命令,自己却乘保留的汽艇先行逃跑。守军失去指挥、军心动摇,第二天南京陷落,随后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照着帅七和更连章的本意,是第一时间赶到下关码头,过了江和玉茹、冰倩会合。虽然日军也日夜兼程从苏中往江北赶来,但是毕竟这个时候江北还是安全的。

        因为日军对边营出口的封锁,帅七和耿连章就被迫改变了到江边的撤退计划。

        他们哪里知道,即使第一时间到了下关江边,也会望江兴叹,徒唤奈何!

        是日夜,下关码头涌动着越来越多逃难至此的中国老百姓和得知弃城命令后气愤撤至下关的一批又一批守城部队。

        无人组织,没有灯光,更没有渡船,将不知兵,兵不管将;老百姓拖家带口,呼娘喊儿,在湿冷寒寂的大地上特别悲怆……

        第二天拂晓,日军第33联队冲到下关的时候,下关码头正处于一片纷乱中。

        等了一夜也不死心的军民还是没有盼来一条渡船。原来停放在码头的渡船早已不见踪影,守军司令部下令撤走渡船原本是想制造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力图激发出10多万守城部队最大的斗志,甚至梦想能够像淞沪会战那样大力杀伤日军,尽可能拖延战争进程。而最终司令部先撤了,渡船也没有归还给南京军民,更不幸的是,当时也没有条件将这一信息告知南京军民,当南京军民为躲避日军逃到下关码头准备渡江时才发现无船可渡,而后来的人又不断涌来,上万人在码头不知所措。原本以为中国军队会从下关渡江逃走而匆忙赶来的日军见此情形大喜过望,他们反倒放慢下脚步,平端起手中一人多高的三八大盖,围成包围圈,在冬日午后这片并不大的江滩上,刺刀闪烁着怪异的阴森的光,对着河滩上成千上万的中国人。

        迎向他们的不仅有南京军民焦虑不安的目光,也有部分部队就地殊死抵抗的枪声。

        枪声一起,人群纷纷逃散开来。可惜,日军已经将码头团团包围,在日军军官无情的号令声中,日军各种武器对准人群猛烈开火,一时间,码头陷入了巨大的恐怖中,人们似乎忘记了奔跑,人群成片地倒下,不时传来的反击的枪声似乎一点都起不到作用。

        最后,反击的枪声变成了零星的枪声,日军几乎没有什么伤亡,他们停止了射击,一个军官喊了几句,一队队日军端着刺刀走进倒伏在地的人群里,再次响起的枪声就都是他们发出的了。

        原本长江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枪声四起,江水都被惊扰,寒风起处,再也看不见粼粼波光,似乎寒冬一下子就覆盖到这片土地上,群鸦哑哑在头上盘旋,天地间一片悲凉。

        帅七和耿连章则幸运地躲过一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