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道观的安排和山间向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道观的安排和山间向导
        沿着石板路走了约一盏茶的功夫,李白便来到了山脚下离清心观最近的刘家村。先前李白拜托过这个村子的刘大叔替他送信回家,后来过一个多月刘大叔再来道观送饭时便让沈冲告诉李白他的信已经送到家中,并且由于送信的行脚商人还要在昌明县那边贩卖和收购不少货物,更是有时间顺路将李父的回信捎回。刘大叔将信交给沈冲代为转交后,便直接下山去了,李白当时着急看信件的内容,也没有来得及追上去感谢一番。此次下山,也不知道是否有机会再次回到这里,也只好趁这次下山顺路道谢刘大叔和刘大婶一家子。

        此时刘家村烟雾燎烧,各家都在料理自家饭食,不过正好刘大叔就闲坐在家门口前,不经意间看到一名俊秀青年朝自家走来,急忙站了起来睁大双眼瞧向来人,稍微辨别之后,便朝着屋里大喊一句:“孩他娘,山上李道长来了,快出来一下”说完还不忘小跑几步迎上前来。

        刘大叔靠近李白才发现他身背行囊一副要远行的架势,再联想到之前一年间先后下山离去的三位道长,不免有些诧异的问道:“李道长也是学艺有成,准备离开此地吗?”李白也没想过掩饰此事,直接回道:“不错,小子离家数载,方小有所成,如今便要离开师尊的庇佑,独自外出闯荡”一边说着,还转身向着山上道观方向微微拱了拱手。

        “那东岩子道长他老人家以后岂不是独自待在山上道观?”刘大叔反问道,又不待李白回答的“哎”了一声。李白本来听到面前这位须发半白的刘大叔称呼东岩子道长为老人家时还有些忍俊不禁,待听到后半句和后面一句叹息时方感到一种孤独,是和之前于坚三人离去时如出一辙的一种境况。

        李白不知道是自己感觉到孤独,还是仿佛感受到东岩子道长的孤独,不过这种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李白又想起世间还有道观众人心中惦记着自己,自己和其他三人也一直念想着东岩子道长,那么“我就不会孤单一人,道长也不再是孤独的”李白暗下结论。

        从屋里出来的刘大婶好似听到刘大叔的发问,急忙对着刘大叔说道:“孩他爹你老糊涂了,怎么一大早就说胡话”,刘大婶先是对着刘大叔一顿斥责,然后又对着李白说道:“李道长你别听你刘叔乱说,他就会上山打猎,其他啥也不会,你可别见怪。”李白自然不会因为此等话语便怪罪他人,刘大婶也瞧见李白的“打扮”,忙拉着李白进屋里稍做,李白也不打算就在别人家门口致谢,于是顺着刘大婶的好意走进刘家客厅里坐下。

        刘大婶先是端来一碗热茶,口里说着:“乡下人家只有这些粗茶,还望李道长见谅”,只见茶碗乃是一个黑白相间的粗制瓷碗,茶叶也是一种比较粗老的品种,再细看似乎是各种树叶制作而成的,果然是“粗茶”。

        李白也没有嫌弃的意思,直接端起茶碗慢慢喝了起来,直喝的茶水见底只剩茶叶浮出水面才放下茶碗。刘大婶见状急忙提起水壶重新加满,不过李白却没有再喝的意思,开口道:“今日李白来此,一是为了感谢先前刘大叔帮小子传递家书,二是为了安排山上师尊日常饮食。”李白先直接说明自己的来意,而后解释道:“这一年多以来,随着几位师兄弟逐渐学成下山,道观一日两餐的饮食便全由山下几个村子轮流提供,今李白亦将离去,山上便只余师尊一人,再行往日之法多有便,必须做出更改才行。”李白在这里停顿住,刘大婶和一旁陪坐的刘大叔听后果然面色紧张的盯着李白。

        刘大叔忍不住问道:“道长意欲如何改之?”李白淡然的说道:“各村各家轮流供给饭食太过繁琐,小子觉得道观山下最近的三个村子每村一户共三户人家按月轮转,负责烹制饭菜并定时将饭食直接送到观中饭厅桌上。至于刘家村的人选,李白觉得刘大婶家便极为合适。”李白说完还看了看刘大婶,刘叔刘婶二人急忙说道:“合适、合适”。

        “其他两个村子便让其自行选出供给之人吧,不过一定要是忠厚老实之辈,不可让轻率鲁莽之人打扰到师尊清修”李白最后补充道。刘大婶急忙接过话语道:“这点请李道长放下,你刘婶对这附近村落的人家很是熟悉,一定会好好把关的”,李白对刘大婶话外之意并不理会,只要能安排好东岩子道长的日常饮食便可。至于特意加的条件不过是李白为山下乡人做出的限制,倒不是真的害怕有人惊扰到东岩子本人,寻常的宵小之辈恐怕也做不到什么“惊人”之举。

        将道观饭食之事与刘大叔、刘大婶说清楚,李白知道他们二人之后自会告知其他村人,此事便可算是了结,于是脸色转好,和颜悦色的对着刘大叔说道:“剩下的便是李白要好好感谢刘大叔送信之恩,一点薄礼不成敬意,还请刘叔不要推辞。”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取出一块碎银塞到刘大叔的手里。刘大叔果然推辞不受,握住李白的手,不让李白抽身,便是一旁的刘大婶也开口谢绝李白好意。李白只好故技重施,语出“威胁”道:“师尊曾教导李白有恩必报,今刘大叔若不接受,岂不是要李白违背师尊教导,做一个知恩不报之徒?”刘叔刘婶听李白所言甚重,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李白再度开口道:“况且李白还有一事需要刘叔相助,这也算是李白提前的谢礼,莫非刘婶不想刘叔帮助小子?”李白转而问起刘婶,刘婶急忙摇头表示否认,刘大叔也犹豫不决,李白趁机抽回被握住的右手,碎银也顺势留在刘大叔手上。

        李白不给二人机会直接开口问道:“先前听刘大叔说起过,曾经周游龙州、绵州等地,今李白正欲返回故乡昌明,只知可顺着培江水而下,却不知何处有客船乘行?”原来李白虽有早年求学至此的记忆,怎奈先前拜入清心观乃是机缘巧合之下成就的一番际遇,其实李白只是漫无目的的四处游览,并非从家中直奔此地,故并不知道如何才能尽早回到家乡,乘船一事还是上次托刘大叔寄信时,刘大叔自己提到的。

        刘大叔正瞅着手里的碎银左右为难呢,听到李白所问之事,急忙说道:“不如就由小老儿陪同李道长一同前往这附近的码头,山路陡峭,也好有个照应。”李白听了也觉得有一个本地向导带路更为合适,虽然自己身具道法、剑招不惧寻常野兽,不过万一迷失在山间野地,没了饮水食物,终究是件麻烦事,于是向刘大叔拱手道谢道:“那就有劳刘大叔了”。

        二人拜别刘大婶,刘大叔也带好刚刚准备好的行囊走在前面,李白则紧随其后,两人一路上随口聊些家长里短,身影逐渐消失在树林之中。

        (本章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