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御史言官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御史言官 (2 / 2)
        堂堂户部钱粮主事不但挪用户部的银子做生意,竟然还牵涉了国家的税收问题,这些事情足够让他下台了。

        在大明朝,官员的俸禄本来就低,官员在幕后做生意的也不是没有,毕竟大家都不是圣人,也要有一家子要养活,但是你不能做的太过分了,御史府的言官们没事还要找点事呢,再说了杨崇台的这件事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做的太过明显,不弹劾你还弹劾谁。

        众御史们凑在一起开始议论了,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杨崇台不禁**,还用的朝廷的银子谋私,这样德行的人也能做官?众御史心里更是不平衡了。

        于是乎,无数篇弹劾杨崇台奏章犹如雪片一般飞入内阁,严惩杨崇台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这些人中,有的是真有一腔正义,还有的纯属落井下石巴不得户部立即空出个缺来。

        除此之外,嫉妒的人也是不少,尤其是一些生活上拮据的御史,御史本来就没有什么别的收入,大家累死累活领着那么点儿俸禄,平时也没有别的孝敬,没有油水,大家都是读书人出身,凭什么你杨崇台吃香喝辣,一面蹲在户部领着别人送去孝敬,一边拿着户部的银子出去赚了个钵满盆盈,而自己连雇个轿夫都要扣着手指头计算?

        内阁这边也被这突然的弹劾弄慌了手脚,没想到前几日还是零星有人弹劾,变成了御史府全体上折子这么大的动静,此时天色已经黑了,但是紫禁城东部的文渊阁却依然灯火通明,内阁首辅周延儒端着茶盏坐在一旁供大学士休息的榻上慢悠悠地喝着茶水,而温体仁则坐在另一边的桌案上,心不在焉地翻阅着新送来的奏折,随着时间的流逝,温体仁的脸色也慢慢的变得铁青。

        事发突然,谁也没有想到会出这种事,这种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可是现在御史言官们闹得厉害,虽说折子上矛头指向杨崇台,可是毕竟杨崇台是户部的人,占着六部的中枢位置,这个人品行不端,那么自然会有人要问,朝廷选贤任用,是谁把这个人提拔上来的,你们内阁是干什么的,连这种人都能任用,是不是你们内阁也收了杨崇台的好处了。

        言官弹劾的事情,一向难以掌握,若是处理不妥当的话,有人接着杨崇台的事情把矛头指向内阁,事情怕是麻烦了。

        周延儒慢悠悠地喝着茶,面色如常显得镇定自若,只是这时候他的心里也未必痛快,他这个内阁首辅被这帮言官弹劾的还少吗?不是弹劾自己身为内阁首辅独断专权,就是弹劾自己不作为,可是言官们自己也是不好得罪,想到这,周延儒也是一阵头痛。

        现在外头的大火都快烧起来了。若是在不处理,极有可能引火烧身,这可是整整御史府都在弹劾啊,谁能保证这帮人不会弹劾自己。

        “长卿,这件事你怎么看?”周延儒放下茶盏,向温体仁和颜悦色地问道。

        温体仁见周延儒把皮球踢向自己,轻声答道:“这件事都是由那锦衣卫千户赵毅捣鬼,我看那姓赵的刻意要把事情闹大,这件事需要妥善处理啊,不知周公有何见解?。”

        周延儒抬了抬眼皮,道:“可是不管怎么说,那杨崇台确实太大胆了,若是咱们内阁护着他,那天下人会怎么看?”周延儒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再者说,那赵毅办的确实无懈可击,搜查商业街他说是在搜索乱党,若是咱们下折子教训他,岂不是说咱们包庇乱党,再加上现在铁证如山,连杨崇台的账目都被递上来了,证据确凿啊,我看咱们还是不要引火烧身了。”

        温体仁听了喝了口茶水,略一思索从容道:“周公说的有道理,不能闹下去了,在闹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不过这杨崇台该如何处置?”

        周延儒道:“堂堂内阁也不能被他一个锦衣卫千户牵着鼻子走,杨崇台要处置,但是不能太过了,下折子给他,让他主动致仕吧,至于那个赵毅..商业街的事,老夫也能才出一些,那赵毅恐怕也是想从那商业街捞些油水罢了,不过这样也好,有了这个赵毅,锦衣卫和东厂之间怕是要斗个你死我活了,随他们闹去吧,不过明日要发个折子,要告诫一下各部的官员,让他们三省吾身,不能再重蹈杨崇台的覆辙,要引以为戒。”

        温体仁听完之后,若有所思的答道:“好,就按周公说的办,这样处理确实妥当,谁也说不出咱们的不是。”

        我是代群,()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