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5章 李思驾崩(求一波订阅) (3 / 4)
服未除前,皇帝对朝臣的奏折,以及文件票拟皆用蓝笔,不能用朱笔批示,一律改用蓝笔,此被称为“蓝批”。
京城自大丧之日始,各寺、观鸣钟三万次,诵经和吊唁活动也连续不断地贯穿于整个丧期。
第二天,要在奉天门前举行颁遗诏仪式。
所有丧服规定要在二十七天后才可以脱下,但李忠此时却要说上几句客套话:“穿孝服是身为人子应行的孝道,二十七天之制,难以遵从!”
群臣闻言则劝诫其当以国事为重,遵从遗诏脱去孝服,经过劝说后李忠脱去孝服,再移驾养心殿,齐居素服三年,先帝灵驾供奉在安寿皇殿,日贡三餐,所有之前葬礼的器物都会有工匠制作缩小版随葬。
梓宫在乾清宫停放二十七天后,移到殡宫暂放,等待下葬,棺柩在殡宫停留的时间无定期,主要是根据陵墓竣工的时间而定,短则数月,长则数年。
李忠居卢守制,百日后于御门听政,命群臣拟出谥号、庙号。
经过李忠与大臣商议之后,将李思的庙号定为夏太祖,谥号则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高皇帝。
李思的陵寝修建在了鞍城府,陵名则由李忠钦定为武陵。
大夏文德元年九月十日。
李思的梓宫自殡宫出,由七十二人将棺木抬出东华门。
在送葬队伍最前面的是由六十四人组成的执幡队,高举万民旗伞。
然后是一千六百二十八人的仪仗队,手中各自举着不同的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样的纸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