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一鸣惊人 (4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一鸣惊人 (4 / 4)
        小弯处坐的是陈琳,他苦笑着摇了摇头,没有拿起木盘上的酒杯,而是拿起身边的酒壶酒杯,连饮三杯,对着孔轩举了举空杯,笑道:“陈某自付作不出小郎这样的佳作,因此自罚三杯。”

        按照曲水流觞的规矩,酒杯停在自己面前则作诗,作不出来则罚三大杯。但有一个例外,如果上游的宾客作出了惊世之作,下游的宾客自付自己的诗作远远不及,一般为了表示尊重就会暂停作诗,自罚三杯了事。这样一来可以体现出自知之明和礼貌。同样还有个额外好处,就是可以有个时间上的缓冲,避开上游宾客的风头,把自己的诗放在下一轮里展现,以求有更好的出风头的机会。

        于是木盘又顺着溪水流向曹植,曹植脸色阴晴不定,左思右想,最终觉得自己还是无法超过孔轩这首诗,于是苦笑一声,也自罚三杯,拱手道:“小郎,曹某佩服!”

        这是除了陈琳之后,第二个叫孔轩“小郎”的人。

        在汉代,郎指成年男子,小郎一般是指十多岁的少年,他们没有到达二十岁的弱冠年龄。。不戴冠帽,大多没有表字,但已经开始有所担当,有所成就了,已被成年人视为准成年人,故称为小郎。至于十岁以下的儿童,要么称为孩儿,小孩,要么笼统唤为阿弟之类。

        孔轩还不足十岁,本来是不能被称作小郎,只能被曹植他们这些同辈人叫声阿弟,被陈琳这些长辈叫声贤侄。然而,陈琳和曹植首称他为小郎之后,分别代表了有身份的长辈和同辈人的认可,从此孔轩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被称为小郎了。

        就等于经校长同意,从小学一年级跳级到了三年级。

        “曹植这家伙傲是傲,不过心胸倒还开阔!我抢了他的位置。。他开始也确实有怨气,不过见我能作出好诗,他的态度立马就变了,倒还真是个性情中人!”见曹植叫自己小郎,又对自己拱手,孔轩有些意外,赶紧拱手还礼,对曹植的印象也顿时大为改观。

        或许这就是不打不相识吧,两个天才的碰撞,必然会撞出许多灵感的火花。

        不过,孔轩倒有自知之明,他认为曹植才是真正的天才,自己除了过目不忘的能力外,所有才学都来自于后世的那些经典,只能算是一个搬运工。而曹植是能够自创经典的,比如千古名篇《洛神赋》,二者其实不是同一个等级。

        有了陈琳和曹植带头,小木盘一路畅通无阻,从溪头流到溪尾,也没有人再去取那个酒杯,以免自取其辱。

        这在曲水流觞中是较为少见的场面,每当出现这种场面,必定是有名篇出世,一段佳话随之流传。

        孔融捋须偷乐,眼睛都快笑没了。

        一口就喝掉一碗酒,老怀大畅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