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曲水流觞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曲水流觞 (1 / 3)
        当然,不光是面相,历史上曹丕也确实有一些屠夫的性格,雷厉风行,心狠手辣,果断勇猛。

        历史上再过12年,即公元220年,曹操挂掉,曹丕即位魏王,立刻推出两项新政,一是废除中常侍和小黄门,严禁宦人干政、宦人为官,从制度上铲除宦官干政的根源,一举消灭曾倾覆汉室的罪魁祸首之一。二是采纳陈群的意见,确立九品中正制,不仅把用人权从地方收归中央,还成功缓和了曹氏与士族的关系,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为称帝奠定基础。

        到了220年底,曹丕便果断称帝,结束汉朝四百年统治,开创士族政治之先河。登基之后,坚持大权独揽,设立中书省。定令妇人不得干预朝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这样便从制度上消灭了曾倾覆汉室的另一个罪魁祸首。

        曹丕还大举削夺藩王权利,曹魏藩王的封地时常变更,没有治权和兵权,举动受到严格监视,形同囹圄。换言之,他把自己的兄弟叔伯们都给圈养起来了。

        曹植还致力于整肃朝纲,消除割据,假借征吴之名,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地方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平定武威叛乱,多次击败鲜卑。。恢复中原王朝在西域的统治,大破刘备义子刘封,收复上庸三郡。此外他继续发展屯田制,施行谷帛易市,稳定社会秩序,解决通货膨胀,恢复生产,与民休养,使北方地区重现安定繁荣局面。还提倡节俭、薄葬,下诏禁止厚葬、淫祀,重视文教、礼乐,在短期内使封建正统文化复兴。

        曹丕在位只有六年就病死,可谓短命皇帝。但就在短短的这六年中,除了采取战略防守,休养生息,以致于对蜀、吴两国没有多大进展之外,曹丕的执政能力还是可圈可点的,他统治期间,曹魏国力进一步增加,版图得以扩大,比后世地图要大得多,百姓也受益良多,可谓是个好皇帝。

        当然。。鉴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从而让历史上强大的汉朝消亡,留下了最大的历史污点,后世史学家对曹丕便有诸多不满,也因此多有抹黑曹丕之举。

        就比如《三国演义》和《世说新语》中都曾提及,曹丕想干掉曹植这个威胁他皇位者,曾强令曹植七步成诗,否则就要杀他,最后曹植以一首“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过关,并留下千古绝唱。

        当然,这都是而已,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并不太可能发生。《三国志》中和其他史书中也并未提及,多半是为了反映曹丕的心狠手辣、不讲亲情而杜撰出来的故事。

        不过曹植被封为藩王之后,过得非常憋屈倒是真的。曹丕刚即帝位不久,即杀了曹植的密友丁仪、丁廙二人,曹植也数次被徙封和被贬,从此处处受到限制和打击。曹植郁闷之下写下《洛神赋》,抒发心中对梦想的追求和悲伤之情,倒是为后人留下了一篇名作。

        不过这一点并不妨碍孔轩鄙视曹丕:“死胖子,皇帝当得好又怎么样,脸上有横肉又如何?找那么多老婆,把身体弄得那么虚,才40岁就挂掉了,浪费资源啊。子孙又不争气,才传了三代就被司马炎给废掉,白白让司马家族占了便宜。若是换了曹冲当皇帝,曹魏应该能多延续几代。就算是我来当皇帝,恐怕也比你强啊。”

        与屠夫长相的曹丕相比,跟在他后面那个细眉大眼的曹植,看上去就儒雅多了。

        曹植在文坛上的名气远大于他的哥哥曹丕,不仅有《洛神赋》千古闻名,还有传说中那首被曹丕逼出来的七步诗也成为千古绝唱,。南朝宋国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对曹植极为欣赏。曾说道:“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