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闺中诗与屠夫曹丕 (2 / 3)
曹操为争夺天下和治理中原,近年来可谓求贤若渴,在平定天下之前,他认为引领中原文坛风气可吸引大批人才来投靠自己,削弱孙权、刘备等人的力量,因此也是大力支持和参与诗会之类的活动。
作为一个军事家,曹操还经常自己写诗,以诗言志,鼓舞士气,并表达招揽天下贤才的意愿。他的诗慷慨激昂,豪迈中透着苍凉,很容易引起共鸣,有多首传世之作,与后世的太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太祖也对曹操惺惺相惜,多次发表谈话和写文章,为白脸曹操翻案,大意是认为曹操受到了史学家的抹黑,实际上他并不是什么窃国奸贼和坏人,而是了不起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为结束战乱,统一中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此,孔融的诗会历来是得到曹操的友情赞助和大力支持的。以往曹操多次来参加曲水流觞诗会,还多次带曹丕、曹植前来,使得历史上有名的“三曹”和“建安七子”能同聚清泥河之滨。吟诗作对,诗赋相和。由于这十人都是三国时期文坛代表人物,聚在一起自然有不少奇思妙想,屡屡有佳作问世,流传的趣事也不少,成就了不少佳话。
不过这一次,由于曹操刚免掉了孔融的官,不好意思来见孔融,加上曹冲病重,他要陪着曹冲,因此便让曹丕代表他前来,并让曹植陪同前来。
这样一来,孔融虽然是东道主,但核心人物隐隐就变成了曹丕。曹丕没到场,谁也不肯先作诗,否则就有点浪费表情而得不到高层承认的感觉。。于是先把酒喝够再说。
有时候文人的所谓风骨,也是可以待价而沽的。
曹丕难得在父亲不在场的情况下,主持一次文坛盛会,难免有点兴奋,甚至是志得意满。于是他故意姗姗来迟,在绝大多数人都到场之后,才缓步走来,一路上彬彬有礼又不失随和地和坐在小溪旁的众多名士寒喧着,吸引了众多目光。
曹植跟在曹丕的身后,基本上沦为了一个配角。
很多人都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曹操一直没有立世子,他心目中的继承人据说一直在曹冲、曹丕、曹植三人中摇摆不定,看今天这情形。。莫非有什么寓意不成?
“路上有些事情,耽搁了行程,还请孔叔恕罪则个。”
在众人暗自琢磨之时,曹丕也和孔融见了面,毫无诚意地寒喧了一句之后,顺手摸了摸孔轩的头,笑道:“这孩儿长这么高了?倒是越来越俊了,再过几年,个头也好,容貌也罢,怕是都要超过孔叔了。”
孔轩恨恨地闪开曹丕的手,心里有点烦,今天彻底被人摸头摸烦了。刚才还看见曹丕假装随和地接过别人递过来的一个鸭腿啃了一口。油腻腻的鸭腿刚扔掉,就敢往自己头上摸过来?
还要不要一点个人卫生了?
“个头超过我有什么用,才学能超过我才值得庆幸。”孔融则是勉强一笑,心中有些不悦,想翻一个白眼,却硬是忍住了,反而对孔轩喝道:“还不快给公子见礼?”
“见过公子。”孔轩这才有些不甘不愿地给曹丕行了个礼,又欣慰地看了一眼父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