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强贷 (2 / 4)
而陈惇手上的这本算数书,就是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的著作被翻译为了**语,这本书主要通过图画与文字并存的方式讲述记帐、重量计算、利息、汇率和其他的应用,所以精明的**人对此非常感兴趣,也非常精通。
“能看得懂吗?”楚嫣不太相信陈惇“这文字真古怪。”
“……看不懂。”陈惇淡定地摸了摸鼻子道。
“那你在看什么?”楚嫣忍不住笑道。
“不是,”陈惇道“那个**商人说,这本书里专门有一章是讲中国的算法的,我原本不信,但现在是信了,你看,这个单词,是**语中‘中国’的意思,但它其实是中国一个朝代的国号,所以实际翻译应该是‘契丹’。”
陈惇找到了这个词,并且看到了随后的图画“这个图画你看像什么?”
楚嫣凑过去仔细一看,不确定道“好像是几个人一起在分苹果,没有分明白,多了还是少了钱。”
陈惇点头道“这是《九章算术》中盈不足术,几个人共同买东西,每人出八元……八文钱,则多三文,每人出七文,则少四文钱,问有多少钱,苹果价值又是多少?”
陈惇看到这个图画,才确定这书里真的有有关中国的数学知识,当然他能看懂这幅画,主要还是因为看到了熟悉的**数字。斐波那契在第一章就向欧洲人介绍了**数字和位值制记数法,以及各种算法在商业上的应用。中国的盈不足术和《孙子算经》里的不定方程解法也出现在这本书里。
然而让陈惇最惊讶的还是他从**商人的口中得知,原来**数字的推广,原先只在欧洲上层,直到斐波那契写了这本书,大力倡导下普通欧洲人也开始采用**数字。当然**商人也想在与中国商人贸易的时候推广这些数字符号,却被无情地拒绝了。
这一点陈惇心里有数,他刚开始跟唐顺之学习算数的时候,情不自禁地使用了**文字,被唐顺之强行掰过来,改用算筹——陈惇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极度不适应之后,发现……其实算筹也挺好用的嘛,主要是写起来跟**文字一样方便。
估计也是这个原因,所以**数字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陈惇看到这书忽然又升起了熊熊的雄心,既然唐顺之能把他强行掰回来,他也要拉着老唐改弦易辙。
“我已经让林州着手翻译斐波那契的算法书了,”陈惇暗道“完成之后就先给老唐寄一本,看他还觉不觉得只有中国的算数最先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