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本来面貌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本来面貌 (2 / 3)
        “且慢,”王夫子又唤住他,道:“你制艺学了几年?”

        陈惇皱着眉头想了一下,似乎不到一年:“……一年?”

        王夫子神色又开始不对了,陈惇急忙道:“不到一年!学生知道自己的文章烂的很,不能入夫子法眼,以后一定……”

        不到一年,王夫子暗道:“不到一年,此子就能考上县试第一,看来制艺上面,算是有异禀。”

        他留住了陈惇,道:“我再出几题,你当堂来破。”

        “夫子,”陈惇一咬牙道:“学生破题……可还没到这个不假思索的地步啊。”

        “是吗?”王夫子像是没听到一样,道:“匹夫不可夺其志也。”

        出自《论语子罕》,原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陈惇在“志”和“匹夫”两个字眼里,果断舍去了“志”,道:“匹夫不可夺其志,忍小忿而成大谋。人情有所不能忍者,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王夫子眯起了眼睛。一般人破题,只能从‘志’上来破,这也是最好破的,一个人的志向是最不能更改的,然后可以自由发挥为‘燕雀之志’、‘鸿鹄之志’、‘老骥伏枥之志’等等,陈惇偏偏能从‘匹夫’着眼,把整个题目引到“大勇”上面去。

        当然让王夫子注意到的是,陈惇这个破题,还是套用了苏轼的《留侯论》——这小子,难道能句句都从别人的文章中套用不成?

        他当即又道:“君子怀刑。”

        刑者,法度、律令,刑罚、典刑也。陈惇想了想就道:“所贵乎朝廷清明而天下治平者,何也?天下不诉而无冤,不谒而得其所欲。此尧舜之盛也。”

        天下太平最可贵的是什么?首先是天下没有诉讼没有冤情,人们不用拜谒(上级)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这个破题没毛病,只有一条,依然是出自苏轼的进策《决壅蔽》。

        从别人的文章中摘抄句子来破题,是被允许的。比如说就这个时代,有个叫赵时春的人,嘉靖五年擢进士第一,年少时就聪明过人,九岁时参加童子试,考官当场以“子曰”为题让他破题。赵时春马上破道:“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他的这个破题就十分巧妙,借用了苏轼《韩文公庙碑》中的两句话,因此传为美谈。

        当然王夫子跟他较上劲了,不信他还能句句都借用他人的句子,又道:“三人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