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内书堂 (3 / 4)
陈惇“啊”了一声,唐顺之却已然开讲了新课,他心里仿佛体悟出一丝奇妙的感觉来。
《三字经》里开篇的第一个字是人,等你自以为学会了这个字的时候,其实你并没有真正地明白。这就是为什么,挑选一个好老师教导你,是那么重要的原因。
陈惇发现唐顺之不仅精通经义,甚至在天文地理、兵法数算上,也有身后的造诣。他有许多著作,比如《六编》,辑有《文编》64卷,是集取由周迄宋之文,分体编列,其中选录了大量唐宋文章。《兵编》赠给了谭纶,还有《史纂左编》、《两汉解疑》,这都是解答史书中的疑惑的,但最搞笑的就是《稗编》,里头居然有历代相术总览,让陈惇差点误以为唐顺之是个江湖骗子,专门给人摸骨算命呢。
唐顺之有一天没事干还给陈惇出了道数学题,已知黄经余弧,求其赤经余弧和赤纬度数,即用球面几何法由已知的弧长求另一弧长,这个东西就是弧矢割圆术,在《大统历》上给出的这些系数被称作上廉、下廉、益从方等等,是把弧、弦、矢作为一定的长度来考虑它们之间的变换,陈惇按他的方法费了老鼻子劲儿,因为和现代意义上的三角函数中关于角度和线段之间进行的变换是截然不同的。
日子到七月里,难耐的苦夏就来了,屋子里热地跟个蒸笼似的,唐顺之顺理成章地减轻了课业,陈惇就能带着薇儿去吴淞江里捉鱼了。说起来薇儿摸鱼的本事是高过陈惇的,她用筛子和网巾自己做出个简易的鱼篓出来,溜下水去不一会儿就能摸一条大鱼回来。
陈惇看着尚薇鱼篓里那条湿漉漉嘴巴还一张一合喘气的鱼,这鱼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种,头大肉厚的,身体像个炮仗筒子,他研究了半天,干脆就把它叫做“炮仗鱼”,惹得刘婆也改口叫了这个名字,中午就烹煮了,让四个人都尝了个鲜。
等到七夕的时候,陈惇就发现,仿佛这个节日在苏州是个大节,市面比往日热闹几倍,刘婆采买了大量的东西,一边张罗一边道“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还有半个月前早早订好的巧芽。这几样东西都是每年要采买的。”
刘婆看着尚薇无事可做,就从竹筐里掏出一个不大不小的瓷碗来,指给她看“这个叫‘种生’,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巧芽就跟这个差不多,只是要提前七天泡上,长出豆芽来好做做巧芽面。”
尚薇拿过“种生”仔细看了看,只见碗里面有平平实实大半碗土,上面长了一寸左右的嫩芽来,估计就是五谷发出来的芽,细细嫩嫩的,用红绳子系了三圈,看起来可喜的很。
“姐儿,晚上去不去街市?”刘婆道“哥儿也去看看,今儿长洲有一晚上的夜市,里头热闹地很呐。”
夜市果然如刘婆所说,张灯结彩,欢闹非常。一条长街上,不仅有卖巧果的,还有面塑、剪纸、彩绣,一溜全是牛郎织女。还有扎好的纸灯,人人手上都提着各样的彩灯,流光溢彩。
“这也是纸灯吗?”尚薇好奇地指着一个玩具,用手掌托了托,不由惊讶道“还挺沉呐,真是纸做的吗?”
那摊主就哈哈道“这是蜡铸成的‘水上浮’,你拿的那个是蜘蛛的,还有作成秃鹰、鸳鸯等动物形状的。看你喜欢哪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