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老去文章不值钱 (2 / 3)
陈惇本来不知道谈肉果是个什么东西,不过徐渭很快解释了,说是吕宋本地产的一种烟草,烟丝色泽金黄,吸闻过多可以醉人,所以亦名金丝醺。这东西其实在永乐年间,吕宋就作为贡品进贡来了大明,但没人感兴趣,后来吕宋也就渐渐不进贡了。这东西在大明最开始和暹罗的贡品乌香放在一起,后来乌香发现了药用价值,谈肉果没有,所以吕宋就不再进贡了。
徐渭说吕宋产的这东西,好像西洋诸夷比较喜欢,用大马刀和良种小鸡跟吕宋人换,然后从南洋回来的商人圈子里也比较风靡,徐渭说他见了几名福建商户,没事儿嘴巴里都吸这东西。
然后徐渭好奇心这么强的人自然也勇于探索,但他对烟草的味道似乎不太能接受,但是很喜欢这吞云吐雾的感觉,于是他试着“改良”烟草,买了红柳、紫杉、漆树等树皮,还有麝香、树胶、薄荷、冰片和没药什么的,磨碎了跟烟叶放到一起,据说味道很。
陈惇看到这里也不由得点头,他记得据文献记载,公元16-17世纪,烟草先后由南北两路传入中国。南路约16世纪中后期由菲律宾传至广东、福建;北路约17世纪初由朝鲜传至东北。果然此时烟草已经在福建渐渐流传起来了,主要是因为吕宋过成为西班牙和广东福建商人进行远东贸易的基地,西班牙大船从秘鲁的利马启航,将美洲带来的东西运到吕宋。同时福建商舶也将茶叶、瓷器、生丝等货物运载至吕宋,这种交易也是时断时续的,因为吕宋国自己也不太平,有时候开放,有时候闭关,有时候对华人友好,有时候又仇视华人。
后面徐渭又说了他在福建品尝的美食,不过因为吃多了蚌,皮肤生了一层麻疹如何如何的,陈惇不由得浮上来一丝笑意。
他想要给徐渭也回一封信,只不过提笔起来,却又不知道说些什么。只看着烛光在掠进来的夜风中晃动了几下,然后“嘭”地一声化作了一阵轻烟。他也就顺势放了笔,裹被睡去了。
谁知这觉根本没有睡成,半夜这谢榛酒劲上了头,突然吐了个七荤八素,陈惇本来也没想着有什么洁癖,是跟这人同塌而眠的,结果就吐在了自己身上,陈惇跟个醉鬼也发作不得,还端茶给他漱口。
“我说怎么不跟他计较呢,”陈惇认命地起来扫洒,心道:“看到文长来信,我才知道了。”
他是想起徐渭这人,晚年贫病交加,颠沛流离,狼藉困顿,也该是这种模样,就对眼前之人,生出一种哀悯之心来。
时间已经到了三更,陈惇已然困得不行了,床上又不能再睡了,只好搬个椅子坐在院子里,两眼发直,熬到了天亮。
等到天大亮了,陈惇才见着讪讪下床的谢榛,他整理了一下帽子,才道:“你是什么人?”
“绍兴陈惇,”陈惇道:“久慕先生大名,所谓明时抱病风尘下,短褐论交天地间,学生也愿和先生短褐论交。”
听到这半句诗,谢榛不知怎么,脸上却露出难堪的神色来:“山人谢榛一眇君子也,干谒寄食,哪里说什么交游天地?”
要说谢榛的身份,“布衣”一词确实不能概括,说“山人”倒是合适。山人并不是隐居深山之人,而是弃置科举又不治生产,往来于城市山林之间,以诗文书画依附于达官显贵,或奔走于士子商人,寄食篱下之人。
谢榛瞎了一只眼,自然不能走科举之路了,这让陈惇感到惋惜:“先生当年闻听浚县卢楠冤狱,即北游赴京,力救卢生,最终使冤狱得以平雪,天下谁人不知君名?真虞卿、鲁仲连也!先生又为后七子之首,诗名卓著……”
他话还没说完,就听谢榛道:“我已被削名七子,他们与我遗书绝交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