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烟火烛天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烟火烛天 (2 / 4)
        严嵩能隐约感觉到这些世家在崛起,他们又与以往五姓七望不相同,他们积极科举,努力经商,修桥铺路,出资学校,又没有死守门户血统之见,似乎是一种新生的力量。这种力量渐渐汇聚成什么模样,又能在朝野之中掌握多大的权力,这是严嵩非常关注的。

        “爹你怕什么,像王忬王世贞父子这样的,就算一百个,也无足轻重。”严世蕃道:“他们都是翰院词臣,却并非是庙堂之器。”

        王忬即出身太仓王氏,是真正的贵族,这种出身的人大都人物俊秀,这是他们的特点,也是他们的缺憾。就像严世蕃说的,这样诗礼传家养尊处优出来的,根本不是庙堂之上翻云覆雨的操盘手,更比不上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严嵩父子。

        严嵩点了点头,却似乎想起了什么,道:“对了,皇上今日给那个会稽案首陈惇一个虚衔,我去西苑匆忙,你当时要跟我说的是这个陈惇吧,他怎么了?”

        严世蕃之前跟严嵩说到了陈惇,但是话还没说完,皇帝派人来召,严嵩匆匆登舆而去,如今问起来,听得陈惇竟然得了从仕郎的散官,叫严世蕃恚怒不已。

        “爹,他就是那个写了《白蛇传》毁谤孩儿的人,”严世蕃道:“李圭下狱,他莫名其妙被锦衣卫的人保释而出,你说陆炳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之前让你多多留心江南大族,你并不听我的,”严嵩就道:“你可知道绍兴府舞弊案,是义门郑为了拉李默下马,故意制造的?陆炳是李默的学生,不保他保谁?陆炳费尽心思,将李圭拉进仇鸾案中,立时把李圭下狱论死,所有的东西推到他身上,反正百口莫辩,李默即使记着李圭父亲的恩情,却也是个公私分明的人,也就无奈何了。”

        “这跟陈惇有什么关系?”严世蕃道。

        “陈惇是李圭指斥的主使,李圭背了全责而死,他就得以活命,”严嵩呵呵道:“陆大都督就是好施恩泽,一个锦衣卫里头,多的是他活命的人,这些人对他死心塌地忠心耿耿,任他驱遣——得人死力,哼,孟尝君的做派。”

        “不是吧,”严世蕃并不觉得如此:“陆炳为了这小子,不惜和咱们翻脸,是看中了什么呢,这小子有这么大价值吗——我觉得陈惇身上一定有咱们不知道的东西。”

        严嵩微微眯了眯眼睛:“我看皇上对他,似乎也有点与众不同。”

        战争结束的第七天,朝廷圣旨就抵达了杭州,圣谕嘉奖、抚恤了作战和死难的将士,卢镗重新起用,汤克宽、俞大猷各有银币赏赉。王忬于军中升任右都御史,继续巡抚浙江一省。

        而圣旨中对陈惇的赏赐也是让人始料未及,不仅给陈惇官授从仕郎,而且追赠其父宣议郎,这是文官凡吏员出身者能得到的散官职位,而陈温只不过是在县衙之中做了个不在编的典吏罢了。

        “惇哥儿,你如今是官身了!”有才兴奋地图案着手扑过来:“我听他们说,这可是从七品的官儿啊,比县太爷只低半级,对不对?”

        “实际上,没品没级,没什么用。”陈惇摇头道:“你们也得了赏赐了,二百两银子呢,高兴不高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