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县试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八章 县试 (2 / 2)
        孔子都这么夸赞了,你还敢说不对吗?只能夸,接着夸,一往无前地夸,史无前例地夸,当然夸,也有技巧。你不能满篇尽说些空话,说尧啊,你跟太阳一样,你跟江海一样,你跟高山一样,这种谀词,哪怕词句用的再华丽,也要判个末等的。

        你得有思想。先说尧是个什么人,上古的君王,他干了什么好事,用了哪些贤人,做出了什么光耀四方的业绩,一百字差不多了。陈惇写到这里就略略停了笔,之后就比较关键了,陈惇准备照应《尚书尧典》的几句话。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这是《尧典》中颂扬尧帝的功德的话,说尧帝名叫放勋,他处理政务敬慎节俭,善于治理天下,思虑通达,宽容温和,他的光辉普照四方,到达天上地下。他能发扬才智美德,使家族亲密和睦。家族和睦以后,又辨明百官的善恶。百官的善恶辨明了,又使天下和睦协调。

        《尚书》是五经中的书经,对应四书中的《论语》,表现尧的品德和功业,这一下子拓宽了广度,因为《尚书》是臣下对君上言论的记载,所以拿来用最合适,因为臣下赞颂君上千古帝范英明神武,不仅有理有据符合题意,而且顺便可以利用最后一句来表忠心,说自己也要励志辅佐当今圣主,为百姓做番大事业。

        因为“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要使上下和睦,天下大同,要达到这样理想社会,不是尧一个人就做到的,而是他的臣子帮助他实现的,所谓三皇五帝垂拱而治就是这个道理。

        按照这种破题、解题思路,陈惇下笔如飞,不消一个时辰,就写出了一篇洋洋洒洒,花团锦簇的文章。这是草稿,还需要略加修改,看哪处地方用词不合适,哪处地方音调不和谐,陈惇一检查还真发现了一处违禁字,赶紧删除了,又对几处韵脚核对了一番,使文章读起来一气通顺,赏心悦目。

        他写完了这一篇,抬头一看,只见许多人似乎也写完了草稿,正在小心翼翼往答题纸上誊写。陈惇先不忙着誊写,而是趁着文思如泉涌的机会,开始审视第二题。

        没想到这时候外面呼啸的风声忽然带进来一阵恶臭,顿时弥漫在整个宽大的考棚里。

        “呕——”有考生忍不住呕吐起来:“怎么这么臭!”

        “谁把屎拉裤裆了吧?”几个考生也不住大叫起来:“斯文扫地,斯文扫地!”

        “都安静,安静!”衙役从袖子里掏出头巾来,绑在了口鼻处:“官学西北方向是个年久失修的官厕,风是从那儿吹出来的,不影响考试,快答题吧!”

        有不依不饶吼叫的考生,也有默默塞住口鼻继续答题的,还有若干个人仿佛知道会有这事情,竟然从口袋里掏出棉花来,塞住了口鼻。

        陈惇想起徐渭托黑炭有才给自己带来的东西,往考具里一摸,果然摸出两团棉花来,也如获大赦般地塞住了鼻孔。

        他算是知道了,徐渭当初县考的时候,也是闻到了这臭味,这里面默默掏出棉花的考生,都是经历过一次或者多次县试的,都知道二月份西北风会刮过来官厕臭味。

        想起自己吃了一个星期的青菜豆腐挂面,肚子里空荡荡地都可以养鱼了,考前就被严禁大鱼大肉,海鲜河鲜,严禁饮酒,只能看着黑炭把五花肉吃了,徐渭把酒喝光。如今又坐在这里受到“毒气”煎熬,他不禁要产生些疑问……老子干嘛要受这个罪?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