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4.变态君王 (4 / 5)
其实,苻生的话很有道理,野兽吃饱了,自然不会再去伤人,反正我是信了。在苻生之后千年,依然有人说出同样有道理的话来。时大明嘉靖年间,蒙古大军入侵,兵临北京城下,内阁首辅严嵩有言:“抢够了,自然就退了!”一语中的,果然如此。
357年二月,有天象“太白犯东井”,秦太史令康权上言:“恐主暴兵犯京师。”苻生一阵狂笑:“太白入井,想是口渴了要喝水,与人事有何关系呢?”
说的很对,也很幽默风趣,但在那个“畏天意,敬神明”的时代,苻生的幽默却是在表现自己的无知。
天象和人事本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其中联系在于,有心人想要二者之间发生关系。我们要畏惧的不是天象,而是人心。
康权终究没有善终,为他的忠诚和执着付出了生命的代价。357年六月,康权再次上奏:“根据天象显示,恐有以下谋上的祸患产生。”意思就是说可能会有人要造反,苻生怒而拍案:“又敢来造妖言么?”立即下令将其扑死。
古有名言:君明则臣直。明知道苻生残暴昏聩,康权仍然多次劝谏,直至身死,其行可勉,其忠心可嘉。
识时务的人太多了,于是,在世人皆醉时仍然清醒并坚守者,难能可贵!
357年夏,苻生梦大鱼食蒲,以为不祥之兆,又有长安民谣曰:“东海大鱼化为龙,男皆为王女为公,问在何所洛门东。”民谣本意指东海王苻坚,因有“大鱼”的原因,苻生不及分辨,诛杀太师鱼遵及其七子、十孙。
至此,苻健指定的八位辅政大臣,全部被苻生杀掉。
然而,屠刀能够杀戮的是人们的头颅,却永远诛灭不了人们内心的反抗。
长安复起民谣:“百里望空城,郁郁何青青?瞎儿不知法,仰不见天星。”预指清河王苻法。苻生不解深意,听闻之后,尽毁境内空城。
疏忽大意的地方,往往就是要命的所在。然而,苻生的朝堂之上,再也不会有“康权”告诉他了!
因为是半瞎,苻生听不得“不足”、“少”、“无”、“缺”、“伤”、“残”、“毁”、“偏”等字眼,通通不能讲,谁若是不小心说出来,就会被杀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